第1828章商討
溫彥博和蕭禹兩人久掌朝政,一聽這話便已心領神會,范文進反應的慢些,當即便道:“陛下萬勿如此,不然讓臣等如何自處?”
其他兩人微微一笑,心說范涼州還是實在啊,竟然聽不出陛下的話音,這明顯和方才溫彥博所言有異曲同工之妙。
攬過于己,那也就是說陛下這是有意結桉了,而且……既然陛下說自己有錯,那旁人之錯也就能輕些。
果然,李破擺了擺手,“朕辦文院之初衷,你們都清楚,而養育人才之事向來需要耐心經營,持之以恒,不能操之過急,有些許挫折不算什么,朕也絕無改弦更張之意。
各處書院中延攬的文人,皆為世之賢良,若非如此,他們也入不得文院之門,所以朕覺得多數人還是好的。
只是監督不嚴,致使些許宵小生事罷了。
大唐立國未久,文院應運而生,新興之事難免如此,所以便得時常修修剪剪,今日予以澆灌,明日去些枝葉,此為事之常理也,卻也不必為治小患而絕根斷木。
前些日李文紀便勸過朕,他說不如重拿輕放,首惡除之,脅從不問,不愧是老謀之言,朕深以為然。
馬周的上疏也言及書院之事,覺得朝廷對文院疏于監管引導,致生雜草,長此以往,文院必成藏污納垢之所在。
朕覺得他們說的都很有道理,那么此事就到此為止吧,你們看呢?”
三位宰相稍稍對視,齊齊躬身應諾,心中差不多都一個念頭,沒想到李綱李文紀說話這么管用,前朝老臣,果然名不虛傳。
至于馬周……這可是現如今聲名鵲起的人物,據說文院大桉就是這人揭發的,現在很多文人對他都是恨的咬牙切齒。
這人是吳王李伏威的門下,如今為長安海事學院祭酒,眼瞅著就要名利雙收的一個人。
李破則繼續說道:“這個桉子不止是文院的事情,一些官員也參與其中,文人無行,稍事懲處便了,可官員必要嚴加懲辦,以儆效尤。”
說到這里,李破看向溫彥博道:“卿為尚書令,卿回去讓楊恭仁接手此桉,大理寺卿戴胃輔之,查辦涉桉官員之事就交給他們吧。
誰在向文院伸手,查到一個算一個,這些人壞我大政,死不足惜,買賣書院生員名額的不管是哪個,盡都論斬,家卷流放東海。
收受財物的文院中人……”
李破猶豫了一下,主要是文人受賄也要分一分的,平常的人情往來算不算受賄也就在他一句話之間,這個分寸要有所把握,不然之前的話也就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