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第290章 臨戰
晨曦微露。
云內城西城城門在刺耳的吱扭扭的聲音中,緩緩打開。
一隊隊握著刀槍的軍卒依次行出,很快便在傳令聲中,在高大的城墻之下排成一列列整齊的軍陣。
他們的人數并不算多,只有兩千人上下,沒用多少工夫,就已經依托著城墻排出了一個不大的方陣。
前排的兵卒身著重鎧,手持堅盾,長槍架在盾墻的缺口處,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龜殼長出了尖刺。
后面則都是身著皮甲,左手拿著圓盾,右手握環首刀的輕步兵,城墻之上,人影來去,那是弓箭手。
標準的依靠堅城作戰的步軍隊形。
因為騎兵的盛行,大隋的步兵軍陣從來不追求什么寬度,將軍們都很在意厚度,怎么應對重甲騎兵的沖擊,也順勢成為了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
實際上,自晉末戰亂以來,騎兵戰術在變著花樣的翻開一頁頁新的篇章,步軍同樣如此,到了如今,因為甲胄技藝上的大幅度升級,當年漢末戰亂時,西涼軍的堅甲大盾漸漸成為了主流。
雖說依舊不可能阻擋重甲騎兵那駭人聽聞的沖擊,可依靠厚實的陣型,彪悍敢戰,悍不畏死的兵卒,以及優良的弓弩,步軍也可以對蜂擁而來的騎兵造成犀利的殺傷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北方作戰,騎兵永遠都是主角兒。
靠成建制的步兵戰勝大規模的騎兵的戰例,是非常少有的,而且,隨著騎兵戰術的靈活運用,這樣的例子也會越來越稀少。
步騎混合作戰,才是當世兵法大家們鉆研的方向所在。
而北方的胡人們,不管是匈奴,柔然,還是突厥,他們從來不會管這些,他們中間優秀的騎兵將領,都是從歷次戰爭中,磨礪出來的人物兒,是從鮮血和廝殺中誕生,接著便又毀滅于戰爭當中。
如此循環,進步和倒退的程度都不大,好像永遠都不曾大幅度的變化過。
突厥人的軍營中響起了蒼涼而又低沉的號角聲,他們的反應有點遲緩。
可不能怪罪于他們,因為他們感覺很意外,同時卻又覺得順理成章。
意外的是那些經歷過戰事的人,他們覺得云內守軍出城作戰,應該選擇在天色將暮的時候,夜晚會讓他們在戰事不利的時候,及時終止戰事,然后趁著夜色退回到城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