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嚇唬
“聽說朝中已經決定重開科舉,這事俺們都不太懂,都督見多識廣,能不能跟俺們說一說其中利弊?好讓咱們心里有個底?!?br/>
官場中人湊在一處,話題很多,如今最熱門的恐怕就屬科舉了,大家心里倒是都明白,此乃朝廷論才大政。
可科舉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知道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像武士彟,張亮之輩都不甚了了,說到底,前隋施行科舉的那些年,成效不大,也不成規模。
而且由于門閥的抵制,人們對科舉的印象趨于負面,現在朝中傳出重開科舉的風聲,各處都有人在議論。
他們身居要職,想不關注都不成,尤其讓他們擔心的是,他們出身很低,書本都讀過一些,可卻和那些讀書人沒法相比。
開科取士之后,他們就有些擔心會受到波及。
李靖沉吟了一下,他早已聽到了些風聲,最近與人書信往來之中,也有人告知他此事,問他有何真知灼見。
但他行事謹慎慣了,只要詔令未到江陵,或者皇帝親自傳書予他,他就不會輕易說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他現在掌握方面大權,說出來的話會代表很多人,許多人也會受到他的影響。
此時他便看了看李大亮。
李大亮心領神會,開口便道:“都督忙于政務,哪里顧得上這些,依我看啊,朝中即便有重開科舉之意,近幾年也不過是試行而已。
天下戰亂已久,民心思安是大勢所趨,可各地官吏良莠不齊,很多都曾效命于諸侯麾下,心懷異志者不在少數。
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可為治平之輔也。
其他的好處嘛,俺也看不太清,只不過察舉之制弊政叢生,從漢末到前隋,官場之弊有目共睹,朝中可能也是有鑒于此,才欲以科舉之制代之,我看再過些年,科舉官許就要成官場正途了?!?br/>
他說的雖然籠統,可卻有所見地,李靖暗自點頭。
另外那兩人咂摸了一下其中滋味,比較寡淡,這就是出身所帶來的缺陷所在,所處層面不同,眼界也就不同。
可他們畢竟非是常人可比,武士彟想了想就道:“這般說來,那南人豈不占了大便宜?不說其他地方,就說江陵這邊讀書人就很多。
科舉一開的話,論起搖筆桿來北邊的那些怎么能和他們相比?那選來選去,官位豈不都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