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室韋
阿史那多聞的汗帳坐落在大鮮卑山(不知道突厥人當時的叫法,北魏的人如此稱呼)西南沿麓,完水之畔。
這同樣是個水草豐美,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后來人們所憧憬的那種,棒打狍子瓢舀魚的景象,在這里就是真實的寫照。
當然也不用太羨慕,以當世而言,能夠在那白山黑水之間生存下來的人們,可沒那么逍遙。
這里最好的時候是春夏兩季,漫長的冬天則是所有人的噩夢,呼嘯的狂風,厚的能把人埋了的積雪,都不是如今的人們所能抗衡。
所以這邊的人口根本無法繁盛起來,契丹,室韋,奚部,靺鞨等部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艱難求存。
時間一旦到了秋季,牛羊正肥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拿起刀槍弓箭,有的是為了防備人來搶奪他們的牛羊,有的則是去扮演強盜的角色。
尤其是還未開化的靺鞨人,是這里混亂的主要制造者之一,他們廣泛的分布在東北茂密的叢林之中,和放牧的契丹人是世仇。
阿史那多聞將汗帳設在這里,也是經過仔細考量的,在這里能夠更好的統領東北附屬于突厥的各個部族。
而且這里是東方汗財富的主要來源所在,各種獸皮,珍珠瑪瑙,還有幾處金銀礦藏,各類的草藥等等等等,可都是好東西。
十多年間,阿史那多聞在此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他并不小氣,一部分送去了王庭,供奉給了可汗以及王庭中的貴族們,一部分賞賜給了心腹部下們,籠絡他們的心。
另外他還時常給那些來拜見他的部落首領回禮,這會得到很多感激。
再有就是跟高句麗人,以及河北的竇建德進行交易,換來各種各樣的東西……
嗯,總的來說他比阿史那求羅更像一個突厥汗王,起碼東方汗治下的部眾們過的都還不錯,契丹等附屬部族也沒受到太嚴重的壓榨。
可近兩年阿史那多聞便飄了起來,他的目光看向了高句麗的遼東城,他覺得那里更合適作為突利汗的汗帳所在。
一座比大利城還要雄偉的城池,才配得上他的身份。
他不在意會不會挑起什么復雜的紛爭,大隋已經消亡,高句麗也在茍延殘喘,正是突厥人應該進食的時候。
所以他加大了對各部的盤剝,因為攻打遼東城并不那么容易,他需要積攢更多的人馬,更多的牛羊,才能發動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