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交戰
這其實就是吐蕃的歷史……
如今新王帶領著雅隆部的勇士再次踏上了雅隆河北岸的土地,沉寂了三四年的他們,對叛逆者展開了頗為狂暴的反撲。
這并非沒有任何頭腦的攻擊,為了這場戰爭,年輕的棄宗弄贊和他的大臣們已經準備了一個冬天。
最終棄宗弄贊勸服大臣們,同意他起兵北上的原因其實在于,香雄王喀耿澤聶敘同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作為交換條件,棄宗弄贊承認喀耿澤聶敘對大小羊同諸部的統治,一旦他擊敗了蘇毗,香雄則會成為吐蕃之藩屬。
這中間香雄寺廟中的僧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他們不喜歡戰亂,而雅隆部的新王也曾經在他們的寺廟中游歷過……
實際上棄宗弄贊的判斷很正確,叛亂的各部貴族只是一小部分,很多人對吐蕃的統治并不抵觸,甚至持歡迎態度,這種情形在普通牧民當中更為普遍,因為他們在吐蕃的統治之下得到了好處。
也就是吐蕃人不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不然的話理解起來會更為清晰準確。
所以說如今對于雅隆諸部而言,危險的地方只在于蘇毗人的小女王在蘇毗人當中威望很高,蘇毗人又頗為善戰,蘇毗人還得到了多彌地區的游牧部落,以及東邊的一些山地部族的支持,在戰場上很難徹底擊潰他們。
而且香雄人的口頭承諾并不那么可信,一旦雅隆人的大軍在戰場上失敗了,甚至是處于劣勢,那么也就不用指望香雄人會兌現他們的承諾。
…………
不管雅隆人怎么想恢復吐蕃的統治權,實際上,都不能改變雅隆河北岸以前是蘇毗人地盤的事實。
邏些城所在的吉若江恩地區,很早以前是吉氏部落繁衍生息之地,他們的首領以吉為姓,受蘇毗人轄制。
如今占據了邏些城的是吐蕃的大臣謝烏麻昆,他就是吉氏部落的家臣謝烏氏族的子孫。
雅隆大軍過河北上,先占據了雅隆河便的桑野寺,隨即迅速北上經糜古來到了吉曲河邊,這條在吐蕃語中意為吉祥如意的大河是吐蕃山南地區最為重要的河流之一。
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孕育了不少古老的部族,同樣也見證了吐蕃各個部族的歷史。
雅隆人行動雖快,但時刻在防備著他們的蘇毗人還是關鍵時刻快速的聚集起來,在褚雜組成了五千多人的大軍,于吉曲河北岸嚴陣以待。
這對于交戰雙方來說,都是決定命運的一戰,所以他們表現的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