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準備(二)
戶部如今是多事之秋。
倒不是說戶部鬧出了幺蛾子,而是說管家人不好當,其實從姑藏的一系列動亂中就能看的出來,不管什么事情,幾乎都能牽扯到戶部頭上。
所以就更不用說漢王李破治下剛剛組建的戶部了。
好在蘇亶這人出身武功蘇氏,家世顯赫,人又年輕,精力旺盛,資歷也很足夠,倒是不愁壓不住人。
跟何稠差不多,來見李破,一張嘴就噴出一地的苦水。
“大王,王司馬之才有目共睹,之前就任于總管府,還可說從權之計,如今大王設戶部掌管錢糧等事,王司馬卻仍居原職,豈非有大材小用之嫌?臣薦其為戶部侍郎,正合時宜,大王為何不允?”
這是為之前故事討說法來了,早前他和王慶勉強算是搭檔,因為有爭競的因素在里面,相處的其實并不好。
王慶比他資歷深一些,可以商人之身從政,先天不足之下反而在能力上遜色后來的蘇家子許多,爭了爭便也偃旗息鼓,表面上和蘇亶一樣,同為總管府司馬,可實際上卻已退居于蘇亶之下。
其實他爭不過蘇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人家蘇亶是專業出身,他則是半道而行,之外家世上更是差距巨大。
換句不好聽的話來說,那就是方方面面都被蘇亶死死壓住,根本翻不過身來,就算他有王氏做厚盾,依舊和蘇亶有著距離,何況他還跟王氏主支鬧翻了,另立云內王氏一支。
蘇亶薦舉王慶為戶部侍郎,其實也不都是好意,沒那個交情嘛,他和王智辯薦舉張亮為兵部侍郎的意思差不多,都可歸之于爭權之舉。
好笑之處就在這里,之前總管府權威太盛,當中書,六部組建之后,大家卻是有志一同的將總管府所屬當成了一塊很大的肥肉,誰都想上來啃上一口那種。
李破也沒有把權力都集中在漢王府,使中書,六部形同虛設的打算,所以并未太過阻止府中內臣外流,而從總管府出去的人,各個身任要職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同樣是一種集權手段。
只是這次蘇亶找錯人了,李破做了一次惡人,駁回了蘇亶舉薦王慶的文書,因為人家王慶不愿去戶部任職。
王慶對蘇亶沒什么好感,實際上是王慶對世族中人都沒什么好感可言,這也算是門閥大族的末支子弟比較普遍的心理,因為他們多為庶族寒門,有的甚至只有一個身份,其他已和普通百姓無異。
所以他們對資源分配不公的感覺更加敏銳,這可并不好玩,他們一般都讀過書,有很多還身有官職,當他們對社會產生不滿,并對自己的或者其他的家族怨恨漸深的時候,對抗便會隨之而來。
這其實同樣是晉末戰亂的根源之一,這些人物和家族主支從相互依存到相互對抗,再到相互妥協,節奏轉換的非常快,中間難免產生混亂和殺戮。
王慶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縮影,被王氏主支支使多年,早就心懷怨恨,最后還差點鬧個家破人亡,不得不遠走他鄉,心里會產生怎樣極端的想法其實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