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啟程
在另一個時空中著名的楊文干事件爆發了,可在這里卻已面目全非。
楊文干乃關西楊氏遠支,和李氏是親戚,算是李唐外戚中的末流,只是楊文干一直跟隨在李建成身邊,李建成登太子位,楊文干便轉任東宮宿衛。
像是貼身侍衛這種職位,非親信之人不能擔任,由此可見,楊文干與太子李建成情誼還是非常深厚的,所以升遷的也非常迅速。
其實從武德元年開始,這人就發跡了起來,先是領千牛備身,再入左武衛府領校尉之職,后又轉任驃騎將軍。
看這軌跡也許有人會說,這人靠著太子李建成,就在京師打轉,然后節節升遷,肯定是個無能之輩,諂上欺下之徒。
這你就錯了,此人早年參加過征伐遼東之戰,在遼東城下是出過力的,之后楊玄感叛亂,他也參加過平叛之戰。
之后追隨于李建成身邊,在晉地剿匪,南下長安,都曾立下軍功,是實實在在開國之臣中的一個。
有人可能又要說了,這樣一個人為何到李建成登上太子之位才開始發跡?
這就要追溯到漢王楊諒謀反的時候了,楊文干一脈受到了很大的牽連,一家人死的死,被貶的被貶,等到楊文干長成,也只能靠著和李氏的一點點關系,弄個小軍官來當當了。
這樣的人在關西族群中數不勝數,根本沒人會看重,若非機緣巧合,在李建成身邊呆了幾天,李建成覺著其人說話還算順耳,辦事也還爽利,楊文干這一輩子也別想有何出頭之日。
所以說,這人對李建成那叫個忠心耿耿,辦起太子交代下來的事情,從來都是不遺余力,務求完美。
而這一年,就有人舉起私藏兵甲,密謀不軌事。
和李元吉那事其實差不多,不算捕風捉影,可也絕對屬于欲加之罪的范疇。
當然,作為驃騎將軍,掌管著一部分宮廷禁衛,又出身東宮部屬,這身份確實比較敏感。
而最為可怕的是,武德三年的時候,這人曾被外派出去,督造玉華山仁智宮,舉報他的人言之鑿鑿,他在督造仁智宮期間,在仁智宮中藏了許多兵器衣甲,只等皇帝去行宮避暑時便要發作。
仁智宮是李淵登基之后命令建造的行宮之一,其實都是從楊廣的離宮中挑出來,重新修繕而成,規模都不大,不然的話,李淵就是傾家蕩產他也修不起。
而這些行宮都有講究,算是李淵為將來巡視關西選定的地方,可見李淵野心不小,只是遺憾的是,李淵進了長安城糟心事一件接著一件,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這件事動靜先是不大,可在玉華宮隱蔽處真的搜出兵甲之后,事情就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