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舊部(三)
人一多,就沒辦法說什么正事了,張倫三人有點失望,他們都想盡快知道皇帝調(diào)他們回來是為的什么,曉得了之后也好回去盡快準(zhǔn)備一下。
今日賜宴人來的齊整,交杯換盞之間,他們知道皇帝不會在此時跟他們交代什么了,估計是得再等兩天。
將軍們不缺話題,熟悉的說說過往敘敘舊,提提人事上的變化,不熟的相互恭維一下,再有就是輪番向皇帝敬酒,拍拍皇帝的馬屁。
在這些事上誰都不能免俗,不會有哪個站起來說什么將士在外征戰(zhàn),多有辛苦,咱們卻在這里飲酒作樂,很不合時的話。
即便是張士貴,竇琮兩個性情比較倨傲的人,在席間也是酒到杯干,將身上的刺都收了起來。
更無人敢學(xué)賀若弼,喝多了跟皇帝拍桌子,說你待我不公云云。
李破的經(jīng)歷在此時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軍將們多為他的舊部,便不會有人敢于質(zhì)疑皇帝不懂軍事或者是浮現(xiàn)皇帝沒有軍功,是俺們這些人把他推上了皇位之類的情緒。
將軍們看上去很融洽,可實際上軍中的派系早已成型,甚至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比如說,張倫三人常年在外領(lǐng)兵征戰(zhàn),與駐守京師的將軍們便有了些隔閡,現(xiàn)在還不算太明顯。
因為趙世勛,羅士信等人身上的軍功并不比旁人差多少。
可日子一旦久了,外間將領(lǐng)一定會認為常駐京師的人沒本事。
反之,羅士信等人身在帝側(cè),跟皇帝關(guān)系會更加親厚,對那些想要在他們面前炫耀軍功的家伙也會缺乏好感。
再加上各人來歷,出身,性情不同,還會有很多小團體生成,就和小孩過家家一樣,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對付,誰曾經(jīng)搶了俺的東西,誰又曾經(jīng)說過俺的小話等等等等。
這些在晉地時便有端倪,等到平定了諸侯,就變得更明確了一些。
以張倫為首的幾個人說話喝酒就很隨意,羅士信則和張世勛交好,尉遲信晉為兵部尚書沒幾天,卻已拿起了架子,和竇琮兩個喝了幾杯,交好之意一覽無余,因為他們都是正經(jīng)的貴族出身。
倒是徐世績這廝混的如魚得水,跟誰都能親熱的說上幾句,看上去頗為滑頭。
駙馬嘛,跟誰交好都有天然的便利,足以掩蓋他出身低的缺點。
這些李破看的真真的,心里也如明鏡般清楚,可他卻不想多管,朝中派系林立,軍中也不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