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戶部
正月十五一過,長安城中的衙署恢復辦公,北方開春還得在二三月間,現在天氣還冷,官員們陸續開始上班,卻也沒什么公務可辦,清閑的很。
今年開春皇帝要祭祀天地,禮部和太常寺就得早早準備。
今年開年,戶部上下就得忙的團團轉。
去年整個下半年,戶部幾乎都在忙著這事。
因為按照去年的進度來說,戶部根本不可能在春耕之前將這些事一道辦妥。
因為還不止這些,耕牛的飼養問題也在困擾著戶部。
而戶部如今的第一要務其實就是盡最大可能的恢復生產,其他都要放在后面,耕牛的問題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
其實這個問題早已存在,只是這些年糧食一直吃緊,代州牧場要供應各路大軍的肉食和戰馬,飼養耕牛的事情只能一拖再拖,現在則終于來到了臺面之上。
……………………
從人見他神色懨懨,緊著又給他裹了件衣服,家主不喜歡冬天,這個府中之人都知道,可能是在北邊留下的毛病。
出了后宅,他隨口問著從人,“阿蠻回來了嗎?”
阿蠻就是蘇亶的長女,昨夜長安燈會,她隨著伯父蘇勖一家去燈市游玩,一晚未歸,蘇亶對長女十分寵愛,即便公務繁忙,整天的不著家,可還記著昨晚女兒出去有沒有回來。
他在晉陽和長安納了幾房妾侍,至今也沒什么動靜,女兒理所當然的就成了他的心頭肉。
蘇勖曾為天策上將府咨議,典簽之職,還在李世民自建的文學館當了個學士,身份比較敏感,李淵敗亡之后,和其他一些人躲在長安書院教書,任了個學監的職位。
竇誕能夠補戶部侍郎之位可能就有這樣的原因……
那些人各個自負才學,經歷上和蘇勖也比較相似,湊在一處自然很談得來。
純粹的文人之行,讓蘇亶很是不以為然。
想著事情出了府門,被外面的小風一吹,蘇亶不由縮了縮脖子,心說正月十五都過了,天氣怎么還這么冷?
&nbssp; 好在今年不像前年,下了那么大的雪,弄的戶部有點手忙腳亂,還要給京兆左近的百姓賑災。
今年情形其實要好的多了,不像前兩年那么要命,別看事情還是那么多,但國庫總算是緩過了一口氣,這對于戶部來說就是不得了的好消息。
他一邊想著心事,一邊騎著馬上了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兩旁的花燈還沒有摘下,街面上比較凌亂,被人遺棄的燈籠隨處可見,長安百姓的素質還有待提高。
門官不曉得那么多,只是大致說了說昨晚的盛況,左右屯衛后來有數千人入城,與兵部官吏,以及長安令衙一道維持皇城秩序。
元夕燈會看來舉辦的很不錯,就是皇帝不曾召集群臣上承天門觀燈,而是帶著皇后到那里露了個面,算是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
觀燈的官民來的多,說明民心漸定,皇帝面上依舊有著光彩……這也算給今年開了個好頭。
……………………
段綸睡的正香,被人叫了起來,鬧了點起床氣,可見了蘇亶卻還是樂呵呵的施禮問好。
蘇亶看他一臉的疲憊,笑著道了一句,“辛苦段兄了,昨夜一晚沒睡吧?”
蘇亶點著頭,“嗯,對咱們來說,無事便是福啊,俺在家中也沒睡安穩,總擔著心事,不如來跟段兄換換,起碼后半夜能睡的安穩些。”
他和竇誕還沒怎么呢,便已讓這位蘇尚書如坐針氈,現在好了,竇光大成了司農寺卿,蘇元宰應該能安心一些了,你看這和顏悅色的,可比以前好上了許多。
段綸看了蘇亶一眼,前些時因為受了些排擠,他便想著調離戶部去吏部任職,或者外放一任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他做了一任戶部侍郎,到了地方上最低也是個太守,好一好就能任職總管,沒有李孝恭,皇莆無逸之流掣肘,他相信以他的才干,定能有所成就。
其實也正因于此,他才不愿在戶部跟蘇亶爭來斗去,那根本不用想,最后吃虧的肯定是他們這些李淵余孽。
段綸也不傻,知道蘇亶不想擔上專權之名,兩個侍郎若是都腳跟腳的調任他職,就算都是正常的調任,朝中風評對蘇亶也會極為不利。
所以從年前開始,蘇亶便已屢屢暗示段綸,讓他不要再折騰了,為此在人事上還做了一些讓步。
可以說竇光大高升,段綸也跟著受惠,蘇亶有意示好之下,段綸在戶部的日子一下就舒坦了起來,朝堂上的事情就是這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