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發榜
承天門外,文院之前。
這一天是放榜之日,夏日已至,天氣熱的很快,但卻還是比不了士子們的熱情。
文院外面,早早就有人在此等待,臨近放榜的時候,這里更是人頭攢動,寬袍大袖的士子在前面,外面還有不少圍觀的,長安令衙的差役以及監門衛的軍兵維持著基本的秩序,千多人聚在一處,煞是熱鬧。
當然了,這和后來科舉興盛之時沒法相比。
第一次參加科舉,士子們也沒什么經驗,所以都親自來到這里等待,沒有誰會坐等人上門報喜,禮部暫時也沒這個服務。
而且此時士子們多數出身貴族,在這樣的場合很注重禮儀規范,相熟的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沒那閑心的則安靜等候,沒什么人大聲喧嘩吵嚷,所以氣氛上不算太熾烈。
………………
“文院里待了三日,苦不堪言啊,再來此處,俺腿都是軟的……”
嘴碎的李上德看著心懷忐忑的兩位兄長,嘴里小聲嘟囔著。
李義琛,李義琰,李上德兄弟三人都是河北人魏郡來的士子,祖籍隴西。
沒錯,他們是隴西李氏旁支子弟,只是遷居河北已久,和隴西李氏那邊搭不上什么關系了。
而且關西人跑到北齊舊地去,一看就知道是當年北周滅北齊的首尾,只不過朝代更迭,當年勝利者的后裔們大多受到了當地土著的排擠,廝混的灰頭土臉。
李氏兄弟這一支也不例外,家道中落,到了他們這一代,除了用心讀書求個功名之外,也沒了其他出路。
比如三兄弟之中的老大李義琛,少時喪父,一心讀書,不事產業,生活過的那叫一個痛苦,后來被叔父收養在家中,和堂兄弟們一道進學,才算長大成人。
他們基本上已經失去了關西人家的特點,完全變成了耕讀傳家,竇建德治有河北的時候,他們不愿意從賊,東躲西藏的當起了山中隱士。
其實真正倒霉的是,李破把李淵給滅了,隴西李氏的聲勢急轉直下,如今已是四分五裂,出仕的李氏中人,幾乎沒一個再視李淵一支為正朔。
隴西那邊的李氏祖地出來的李氏中人沒辦法,跟人道明來歷的時候,只能自稱隴西誰誰誰。
而大家一聽你的姓氏,立即就能把你和隴西李氏聯系在一處,大多當時就得敬而遠之,除非你能再加上一句,楚國夫人是俺的誰誰誰,大家還會忌憚一下,給你個笑臉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