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技術
像印刷術,造紙術這種位列華夏古代四大發明的東西,都是劃時代的技術,對于華夏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后來很多人不太愿意談論它們,主要是因為知恥而后勇的緣故。
再輝煌的文明也有沒落的那一刻,只有奮起向前,才有出路,沉浸在過去并不可取,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牢記歷史卻能增強民族的凝聚性。
只要不抱殘守缺,一個民族其實非常需要這些東西來讓大家獲得榮耀感,同時這也是民族的根系所在,因為失去歷史的民族沒有未來可言。
………………
而身處歷史洪流之中的李破,正在一條寬敞的大道上狂奔,因為不用調整方向,所以速度會很快。
有時候他甚至不得不慢下來瞅一瞅,車輪是不是出了問題。
比如說造紙術,從東漢時蔡倫正式確立了造紙術的流程之后,到了前隋時期,紙張已經基本普及。
技術上的問題在于一個性價比,造紙術從發明開始,就在極力的降低成本,直到取代舊有的技術。
李破對此所知寥寥,可他的臣下們卻都各有造詣,有的人對造紙術的歷史很清楚,即便他們不記得那么多,也可以查詢資料再來稟報于皇帝。
所以說,掌握了皇權,可以極大的調動社會資源的時候,李破對于推動社會進步便有了一定的底氣。
既然竇師綸等人說造紙術的工藝已經極為成熟,不好改動,那就從材料上想辦法,務必要壓低還顯貴重的紙張造價,進一步形成普及。
這對于知識的傳播極為重要,配上印刷術,簡直是天作之合。
尤其是晉末戰亂時期,別看烽煙四起,可一些技術依舊在進步當中,比起隋末戰亂來狀況要好上許多。
這也許是因為江南并非遭到太大破壞的關系,誰知道呢。
反正造紙術從五代到前隋這一段時間里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漢時只能用麻類作為材料,現下則出現了各類紙張。
那么也就是個試錯的問題了,用各種材料來造紙,找出一種造價低,質量卻有保證的材料出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