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鹽政四策
“父皇,鹽稅減少,固然是貪官和鹽商上下其手,污了朝廷的錢,但同時卻也說明,朝廷的鹽稅有很大的漏洞,讓他們可以徑行貪墨,因此兒臣以為,要想杜絕鹽政弊端,使鹽稅為朝廷所用,非改革鹽制不可!”
朱慈烺主要目的并不是掀翻鹽政司的大小貪官,更不是打內閣的臉,而是為了改革鹽政。
所以朱慈烺才會派方正化給左懋第當副使。
鹽政如此腐敗,鹽政司從大官到小吏,都是碩鼠,方正化的任務就是把他們貪墨的銀子,一分不少的全拉回京師,照朱慈烺的猜想,那應該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湊十萬人一年的軍餉,應該不成問題。
在朱慈烺的改革計劃里,要剝奪鹽幫鹽商的專買專賣權,讓食鹽普通化,天下任何一個商人,只要向朝廷交稅,都可以自由的買賣食鹽。這樣一來,食鹽的價格就會降下來。
因此,方正化此去要殺雞儆猴,用一顆顆人頭向天下人表明朝廷改革鹽政的決心!
方正化對朝廷忠心耿耿,而且頗有武力,一個太監,能在亂軍中斬殺十幾賊,實在不容易,此次稽查鹽政茶政,到了鹽商鹽幫的大本營,雖然皇命在身,但也難保不會出意外,而方正化的勇力和殺心,正好能派上用場。
聽到太子要改革鹽政,跪著的群臣們又是騷動。
鹽政關系到天下人的吃飯問題,歷朝歷代都是重中之重,每一次微小的變動,都可能會攪動天下的風云,因此,鹽政絕不可輕動。如果是半個小時前,如果不是被皇太子一次次打臉,不用首輔周延儒說話,就會有一大幫的老臣跳起來,大聲勸阻皇太子。
至于那幫不怕死,時時都把“天下安危”掛在嘴邊的言官們,本就對鹽政有諸多不滿,太子改革鹽政,正和他們的心意,最重要的是,鹽政弊端如果被揭露出來,那他們就有了用武之地,從鹽政使到皇上派往各地的鹽政太監,都變成他們彈劾的對象,到時你一本,我一本,把那些平常趾高氣昂、禍國殃民的混蛋
在朱慈烺撫軍京營的事情上,言官們都是反對,但在朱慈烺廢除遼餉,改革鹽政這兩件事上,言官們卻是全力支持的。至于厘金稅,則是一半一半,言官們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
“父皇,你知道食鹽出場價多少嗎?”朱慈烺問。
“算起來一斤不到五十文,可到了百姓手中,卻是三百文,其間的利潤,足足有六倍!”
“鹽價高漲,百姓們不堪重負,怨聲載道,無知的人還以為是朝廷多抽了稅賦,但其實呢?朝廷一斤鹽只抽了兩文錢,算起來,九牛一毛都不夠,而剩下的利潤都讓鹽商鹽幫,還有各地官員拿走了!”朱慈烺冷冷說。
底下又是一片請罪聲。
崇禎臉色鐵青,眼睛里燃燒著怒火。
“朕的好官啊……”崇禎冷笑的看向謝升。
“臣有罪。”謝升趕緊叩頭。
“怎么改?”崇禎問。
“第二,取消食鹽的人口稅,將人口稅和出場稅,合二為一,成為新的鹽稅。我大明的鹽場按產地分海鹽、池鹽、井鹽,兒臣估計,每年鹽產量大約在5億斤左右,除了我大明子民,蒙古、建虜也在吃我大明的鹽。蒙古、建虜是敵虜,吃我們的鹽,寇我們的邊,居然還不用交我們的鹽稅,實在是荒唐,但如果將人頭稅納銀稅,合二為一,所有的鹽稅都從產地征收,那么,不管鹽賣到哪里,朝廷都能征到鹽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