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意外驚喜
“但殿下……臣有一請。”
“說。”
朱慈烺明白了:“放心,火藥和彈丸,本宮會給你供應充足的。”
朱慈烺臉色一寒:“但有一點說清楚了,從今以后,神機營全軍上下,再有人敢貪墨火藥和軍餉,哪怕只有一分一錢,本宮也絕對不會輕饒!”
李順帶著四名千戶大聲應答。
佛朗機炮和紅夷大炮都是明代中后期引進的舶來品,虎蹲炮卻是標準的國產大-炮,最早洪武皇帝朱元璋和張士誠蘇州大戰時,就使用了虎蹲炮,只不過那時的叫大碗口,明中期以后,因為倭寇之亂,一代名將戚繼光聚集匠人,總結前人教訓,對一些“不堪用”的舊炮進行“升級改造”,就成了明后期大名鼎鼎的虎蹲炮了。
但因為彈丸輕,所以對城墻的傷害較小。
虎蹲炮最遠只能射500米,和佛朗機炮的1000米,紅夷大-炮的2000米相比,射程處于絕對的劣勢,500米的距離,以建虜騎兵的速度,瞬間就到陣前了。
最后還有一弱點,虎蹲炮散熱不佳,鑄造工藝也不夠,打兩發就需要長時間的冷卻,不然會有炸膛的危險,在時間就是生命的戰場上,常常有延誤戰機的嫌疑。
在朱慈烺看來,虎蹲炮就是一個一次性的迫擊炮,只能當預備軍,絕不能當成主力火炮使用。
在昨天校場檢閱不同,今天神機營軍士的精氣神,明顯比昨天好了許多,列隊站在校場之中,一個個站的筆直,屏氣凝息--就算忘記了昨天的一百顆人頭和陽武侯的杖八十,今天薛真的杖八十可是真真切切的在他們眼前展現,皇太子整頓軍紀的嚴厲手段,誰能不怕?
顯然,李順吸取了薛濂的教訓,皇太子昨天發那么大的火,不止是因為神機營訓練馳廢,打靶打不準,堂堂神機營居然只有一半火器,應該也是皇太子發脾氣的原因之一,因此,今天李順翻箱倒柜,將神機營庫房里的火器,不管能用不能用,全部都拿出來,裝備到軍士們的手里了。
重型火繩槍?斑鳩腳銃?
在明末,明軍只所以對建虜的重甲和盾車無能為力,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火槍的威力太小,彈重3錢、裝藥3錢的明軍鳥銃,根本打不穿建虜的三層鐵甲,更遑論那些威力更弱的三眼統了。
其實早在崇禎二年,徐光啟就呼吁朝廷制造大型火槍對抗建虜。崇禎八年,兩廣總督熊文燦還將為了對付海寇而購買的一百門重型火繩槍送入京師,因為槍身甚重,需要腳架支撐,形似鳥腳,由此得名為斑鳩腳銃。
但不知道為什么,斑鳩腳銃卻并沒有在明軍之中普及開來,史書中,也沒有
前世讀史的時候,朱慈烺對此一直都很納悶。
但今世卻知道,明軍沒有推廣使用斑鳩腳銃,其實是有苦衷的,因為斑鳩腳銃構造復雜,造價高昂,國家財力不足以支撐,只能小批量生產,因為產的太少,面對建虜的騎兵大軍,根本起不到什么大作用,所以也沒有在歷史中留下什么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