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三國恩怨
葡萄牙人來大明最早,跟大明關系也最好,除了在澳門有鑄炮廠,在印度果阿還有一間兵工廠,除了火槍之外,也生產盔甲,大明急需要的板甲,他們應該可以少量提供一些。至于大批量的裝備,還需要到歐洲板甲最好的生產地,意大利或者比利時購買。
三國中,葡萄牙和荷蘭都是小國,只西班牙的幅員夠大,有提供充足戰馬的可能,且西班牙國馬--安達盧西亞馬本就是世界最優秀的馬種之一,沖勁十足又快速靈活,身材雖然并不上西域汗血寶馬的雄壯,但卻比蒙古馬高大的多,兩只騎兵沖撞,一定是西班牙馬占優。前世里,一直到1962年,西班牙馬都是西班牙禁止出口的保護品。
相比葡萄牙和西班牙,荷蘭人有一個更加突出的強項,那就是艦船強大,荷蘭艦隊打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落花流水,如果荷蘭人能把他們的船艦建造技術和操縱使用技術傳授給大明,對大明來說無異是驚天之喜。
因為江南官員的阻擾,長江水師移駐天津的計劃,已然是失敗了,臨時造船又來不及。加上執行海禁鎖國的政策太久,大明的造船工業遭到毀滅性打擊,圖紙和工藝早已失傳,現在工部的幾家造船廠,只勉強能造出四百料以下的小船,料是中國古代船只的一個計量單位,四百料的船,排水量也就是幾十噸。這樣的小船在長江和近海航行的還湊合,但無法遠航,為長遠計,大明的造船工業極需要獲得歐洲先進的造船技術。
因此,朝廷要用船,朱慈烺只能從荷蘭人身上想辦法。
很快的,三位代表就走入了王府。
因此比起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更著急。
葡萄牙的代表是一名叫曾德昭的商人,曾德昭是他的中國名,葡萄牙名是什么就沒有人知道了。
荷蘭人的代表是湯若望的德國老鄉,也是傳教士,名字叫克魯士。
三人都是高鼻深目,標準的歐洲人,其中曾德昭的中文最好,西班牙代表西梅多身材最是高大,湯若望的老鄉克魯士最帥最年輕,剛三十五歲,乍看一下,有點像是前世里的好萊塢明星,《碟中諜》的主演湯姆克魯斯。
湯若望沒有說明大明太子召見他們的用意,但大明皇太子愿意召見他們,本身就已經是天大的驚喜,在這之前,他們三人想要見大明的六部尚書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三人心底都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想方設法討取大明未來皇帝的歡心。
也就是有湯若望從中牽線,不然朱慈烺很難見到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的代表。
正好珠江口出現了大批的海盜,并且占領了澳門,而廣東主要軍事力量都被抽調去平定廣西的叛亂了,廣東無兵可用。于是廣東官員便向葡萄牙人許諾,假如他們能夠消滅這些海盜,就允許他們進行貿易,并將澳門作為他們的定居點。
而葡萄牙人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他們壟斷了連接印度、馬來群島、中國、日本與澳門的航路,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利潤。澳門也迅速由一個荒蕪的漁港發展為遠東最富有的通商口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