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史可法督
當然了,沒人敢要太子負責,不過對皇太子的微詞肯定是少不了的,朝堂上那些對皇太子有所不滿的老官吏正好可以勸誡一下皇太子,讓皇太子收收性子,不要再肆意妄為,隨意指點朝政了,還是回到東宮,安心讀書為好。
其他三人都同意。
“淮安之事,令漕運總督史可法好生處理,處理不好,影響了漕運貫通和開征厘金稅的大計,唯他是問。”周延儒又定了第二個調(diào)子。
但不管處置的好不好,都不會影響到內(nèi)閣,更不會影響到周延儒的首輔大位。
周延儒臉色一沉。
“走吧,淮安之事陛下一定會召見我們。”
中書舍人連忙為首輔大人掀起簾子。
……
滿載漕糧的船只至淮安,悉經(jīng)漕運衙門查驗,方能由運河北上。
漕河暢通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漕運的效率。漕運通則國計足,故疏浚漕河成為漕運總督的一項基本職責,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修建堤壩、設立水閘、新開河渠、疏通河道等。
但今日,漕運卻堵塞了,所有的運糧船都堵在運河之上一動不動,從淮安口開始,連綿幾十里。
衙門外的大坪按規(guī)制有四畝見方,暗合“朝廷統(tǒng)領(lǐng)四方”之意,正中高矗著一桿三丈長的帶斗旗桿,遙對著大門和石階兩邊那兩只巨大的石獅,以空闊見威嚴。
但今日不但大坪,連幾條通往大坪的鋪石街道上都黑壓壓地擠滿了情緒激動的船工船丁,還有一些常走漕運的小商人。
“官府無道,橫征暴斂!”
大門石獅兩旁的有兩面八字墻,每面墻前都站著一排持槍的親兵,每個人臉上都是緊張之色,帶隊的千戶挎著刀,焦急的來回踱步,目光不時看向總督府衙內(nèi)。
漕運總督史可法正焦灼的在堂中走來走去。
“制臺大人,不能再猶豫了。”淮安知府高瑋眼巴巴的看著史可法:“得馬上采取行動,那些奸商亂了淮安事小,如果誤了朝廷的厘金稅大計,那我等就萬死莫贖了!”
他的幕僚應廷吉了解他的心思,朝高瑋白了一眼,冷冷問:“高知府所謂的行動,指的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