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黃道周公
宣讀完圣旨,秦方向太子見禮,然后匆匆離去。
不意外。
吳偉業和王鐸都是他的老師,有督促他學習的職責,然在過去的三個月之中,兩人有心無力,除了臨出京的那幾天,一節完整的早課也沒有為朱慈烺上過,崇禎帝知道真相后當然要遷怒兩人,革職還算是好的,沒下獄算是便宜他們兩人了。
朱慈烺對吳偉業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但沒想到,一道圣旨就革了這兩位的職務。
唉,父皇啊,你就不能安安心心,不干涉我的事情嗎?
朱慈烺心中有歉意,上前將吳偉業扶起來:“左庶子請起。是本宮連累了你呀。”
能得皇太子一言,就算被罷職也值了。
一聲先生,都快要把吳偉業喊哭了,他紅著眼眶向朱慈烺深鞠:“謝殿下……”
很快,朱慈烺得到消息,新任詹事居然是黃道周!
張廷玉等人編修《明史》時贊黃道周為:“學貫古今,所至學者云集”。
甲申之變時,黃道周已經致仕,在福建養老,專心著述,聞變,伏地痛哭。南明弘光朝先后任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弘光亡后繼續抗清,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兵敗為建虜所獲,慷慨就義,臨死前痛罵洪承疇。死后人們從他的衣服里發現“大明孤臣黃道周”七個大字。其門人蔡春溶、賴繼謹、趙士超和毛玉潔同日被殺,人稱“黃門四君子”。
崇禎帝的圣旨說黃道周“事親亦極孝”,“學無不通,且極清苦”,因此起復他為詹事府詹事--看的出,為了幫太子挑一個好老師,崇禎帝也是煞費苦心,劉宗周不行,立刻就起用黃道周。
所幸黃道周此時不在京師,而是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圣旨到福建,黃道周起身赴任,來來回回最少一個半月。
而接替吳偉業左庶子位置的是馬世奇。
馬世奇是忠臣,為人廉,但除了八股文章之外,是否有經世的才能,朱慈烺就不知道了。
紫禁城。
朱慈烺坐在布輦上,琢磨著怎么和父皇應對,以解釋王鐸吳偉業之事?從兩人被罷職,而且圣旨口氣極其嚴厲就可以知道,崇禎帝對兩人所作所為十分不滿,有極深的怨念,子不教父之過,養不教師之惰,懲戒了老師,他這個學生肯定也是跑不了的。
照崇禎的脾氣,兒子擅做主張,明明有薊州北的官道,卻偏偏要走薊州南的小道,多繞了六天的路,心里肯定是生氣的,臉色凝重,目光嚴厲也一定是少不了的,不過朱慈烺并不是沒有繞道的理由,那就是為了祭奠玉田總兵小曹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