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忠烈在心
最讓閻應元三人惶恐和不敢相信的是,太子居然為他們三人準備了晚宴。區區九品小吏,能和太子共飲,這可是皇明歷史的第一遭。
最后好像是喝多了,忽然扔了酒杯,伏在酒案上大哭:“江陰啊江陰,揚州啊揚州,嘉定啊嘉定……”
于是三人離開王府,閻應元扶著老母。
三人都是肅容:“謹遵公公令。寧死也不敢泄露一字!”
夜微微有點涼。快到月中了,上弦月若有若無地浮在南邊的院墻上,墻面上爬著的青藤已經泛綠了,隱隱聽見有蟲鳴的聲音。
賜宅已經是莫大的榮寵,居然還有太醫專門伺候,閻應元七尺的硬漢子,幾乎差點就在太子面前落淚。
一切安排妥當,青袍太監李元慶微笑告辭,閻應元送他到院門口,深深長揖。
“閻典吏回去吧。明日你還要參加招募比試,可要早點休息。”
一直等李元慶的轎子消失了,閻應元才提著燈籠回到院中,關上院門,環視眼前的小院,有一種恍如夢中的感覺。他不知道太子為什么如此器重自己,但他這條命,自從進入太子府,見到太子的那一剎那,就已經交給太子了。
閻應元吃了一驚,連忙問:“母親,這是為何?”
閻應元是京師通州人,四世祖為錦衣校尉,其父早亡,閻應元最初是一個椽史,官京倉大使,也就是一個看倉庫的小吏,有功,崇禎十四年,遷江陰縣典史,閻應元帶著母親赴任,但不知是因為旅途勞頓還是水土不服,閻母到了江陰之后就開始生病,恰逢江陰境內有盜賊出沒,本縣縣令到別的縣里去代理政事,縣丞、主簿既膽怯又無決斷,束手無策,居民四處奔逃,閻應元帶著刀箭趕出來,在街上策馬飛馳,大聲呼喊:“是好漢的,跟我一起去殺強盜,保衛親人!”率眾到江邊,飛馬射擊,發一箭,便射死一個強盜,一連射死三人,盜賊嚇的扯帆逃走。
閻應元一路驚疑,不明白太子為什么會知道自己的名字?這種驚疑直到現在都沒有散去。
“什么?”閻應元在母親身邊坐下。
閻應元笑了:“母親又胡思亂想,怎么會想到吳起呢?”心中卻是微微一動。他父早亡,是母親將他撫養大的,和一般女子不同,閻母出身大家,不但習讀詩文,對兵書也有所涉獵,閻應元以區區一個典吏能領導江陰百姓抵抗滿清大軍八十一天,期間的斗智斗勇,兵法韜略,令敵無計可施,某種程度上,跟母親小時候的教導有很大關系。
閻應元妻子亡故之后,一直都沒有續弦,膝下沒有兒女,閻母一直在為此事憂心。
出門提了長刀,在院中揮舞了起來,這是他每晚睡前的必備,霍霍刀風中,他豪氣的想:能帶著母親回到京師,已經是死而無憾了,若太子有令,能為國盡忠,就算明天就人頭落地又有何妨?哈哈,建虜,流賊,看我閻應元的大刀吧!
吳起當年攻打中山國時,士兵當中有一人患了毒瘡,吳起跪著親自為他吸掉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此事之后,放聲痛哭。有人感到奇怪,走過去問她:將軍如此對待您的兒子,您還有什么可哭的呢?
……
閻應元被授予把總之后,先是熟讀京營軍規,接著召集部下訓話。
朱慈烺有意無意的經過,將閻應元的訓話聽了一個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