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李國禎猖狂
歷來,從開封到京師,都是過黃河,走衛輝、彰德、邯鄲、保定到京師的官道。這一條道不但近,而且官道寬敞,適合馳騁。
而太子本人連同吳甡率領三千營和武襄左衛等騎兵部隊卻是過黃河,走懷慶府,往山西而去,設定的路線是經寧山衛(今山西晉城),到潞州衛(山西長治),稍停頓,再往黎城,繞到彰德府的涉縣,最后再快馬追上前行的步兵部隊。
蔡懋德和周遇吉都是明末忠臣,周遇吉血戰寧武關,蔡懋德身死太原城,太子深為敬佩,既然從山西過,當然就要見他們一面,所以提前半個月就派人到太原傳令,以剿匪事宜的名義,請蔡懋德和周遇吉到潞州衛相見。
原本,朱慈烺心情大好,開封大勝,令他一吐心中的郁悶和擔憂--歷史并非不可逆轉,李自成敗了,建虜還會遠嗎?朱慈烺,你大有可為啊!
兩天前,京惠商行的少東家趙直,在京師被京營提督、小襄城伯李國禎杖斃了。
李國禎,這是在挑戰他啊。
這不是一件能容易做到的事情,但趙敬之默默承受了,沒有任何抱怨。
趙直,趙敬之的長子,一個非常嚴謹,彬彬有禮的年輕人,在京師時,朱慈烺見過他兩次,對他印象極好,對趙敬之的家教更是佩服,不論長子趙直還是次子趙桓,都是一時人杰,真不知道趙敬之是怎么培養出來的?
再者,人命關天,即使是崇禎帝在關乎人命的事情上都是小心謹慎,李國禎
等詳細看完軍情司的密報,了解事情的過程后,朱慈烺心中的歉意和憤怒就更多。
自從撬開海運的一絲門縫,朝廷準許廣東福建兩省的糧米通過海運而不是漕運,直接運到天津,再送京師之后,朱慈烺和負責運糧的沈廷揚有君子約定,除了運送官糧,沈家的船號還要運送京惠商行從廣東福建等地購買的商品糧,且是獨家許可,除京惠商行外,不能和其他任何糧商合作。
六月中旬是廣東福建兩省夏糧收獲的時間,七月初,京惠商行采購的第一批廣東糧米就送到了京師,然后立刻掀起了轟動---京惠商行的糧米,和同行相比,每石差不多便宜一兩銀子,一斤就相差四五文銅錢,雖然因為運量的原因,不能敞開供應,只能定點定額,但卻足以令百姓們轟動了。
剛開始,其他糧商并沒有太在意,以為京惠商行剛開業,是在嘩眾取寵賺人氣,過了這幾天就會恢復正常價錢。不想一連半個月,京惠商行的米價始終低廉,他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京惠商行所販售的糧米,并非是漕米,而是從天津轉運來的海米。
其后糧商們使用各種辦法擠兌京惠商行,比如雇傭流氓搗亂、或者雇人到京惠商行反復買糧,但這些伎倆都被趙直一一看破并化解--朱慈烺事先就有預料,提前給留京的東宮錦衣衛打了招呼,有東宮錦衣衛的暗助,所有敢到京惠商行鬧事的人,沒有一個能占到便宜。
但同樣無用。
其間雖然沒有刀光劍影,但卻也是驚心動魄。
但一些大糧商,尤其是一些自認有背景的糧商,卻仍不愿意服輸。他們都在觀望,想著廣東福建兩省的糧米畢竟有限,京師這么多人,看你京惠商行能堅持多久?
河南有百萬流民,所需要的八十萬石糧米,非京惠商行一家所能承擔,為了鼓勵糧商們向河南運糧,朱慈烺決定公開的抬高河南的米價,京惠商行運到河南,賒賬給官府的糧米,最低五兩一石,甚至可以到六兩。反正流民也買不起,一兩一石和五兩一石,對他們沒有任何區別。歷來,官府在災區都是強壓米價,造成的結果就是黑市泛濫,有價無米,朱慈烺這一次是反其道行之。給商人足夠的利,令他們往河南運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