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緊急應對
“喜峰口……”馮元飚將喜峰口送來的緊急塘報呈到崇禎帝面前,同時說道:“此乃是參將董朝甫的親筆,董朝甫乃是邊軍老將,善偵查,無論是開封之戰,還是去冬建虜入塞,都是他第一個得到消息,通報朝廷的,三天前,他帶人出喜峰口探查蒙古軍情,今早,這份軍情通過信鴿傳回喜峰口……”
“太子正在秦皇島……如果建虜從薊東入塞,太子豈不就危險了?”崇禎帝不止是臉色發紅,拿著軍報的手指都顫抖了,在皇帝和家國之前,他還是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父親,想到兒子正在秦皇島,如果建虜忽然入塞,兒子沒有防備,身邊兵馬又不多,豈不是要為建虜所乘?
馮元飚說的有理,但崇禎帝卻還是不放心,臉色發白的搖頭道:“不不不,吳三桂等人是要渡海攻擊的,以太子的脾氣,絕對不會讓他們放棄任務,護送自己回京師,反倒會催促他們立刻渡海攻擊,而太子回京,必然路過薊州,如果建虜恰好從薊州入塞,豈不是更危險?”
秦方慌忙去傳旨,卻差點和正要沖進暖閣的一個緋袍太監撞個滿懷,原來是東廠提督王德化。
從王德化急促的腳步和驚慌的表情中,崇禎帝意識到又出事了。
崇禎帝和馮元飚的臉色都是大變,京師高臺和棱堡一樣,都是在太子殿下的建議下新修的,為的就是觀望敵情,從京師到薊州、密云邊關,一共修建了三十處,每十里一處,但是邊關烽火臺有警,要立刻通報,現在薊州燃起大火,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建虜從薊州入塞了!
……
經過半夜的急馳,皇太子朱慈烺來到薊州城下,遠遠就看見薊州城頭火把通明,軍士身影重重,顯然薊州城已經進入到了最高防備階段,而此時,黃崖關的大火,卻逐漸在熄滅中。
朱慈烺心中發冷,他有一股不詳的預感。
佟定方縱馬上前,高舉太子令牌,在城門前高聲喝應,要薊州總督趙光忭和薊州總兵佟瀚邦,也就是他的父親,立刻出城覲見太子殿下。
“是遵化!”
因為這個變化,所以順天巡撫已經不再駐節遵化,而是改到了三河。
朱慈烺臉色發白,遵化的大火意味著建虜不但從黃崖關,也有兵馬從遵化附近突破了!
朱慈烺雖不是沙場宿將,但薊州防線是他建立的,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薊州防線的弱點--不怕敵人正面攻,只怕背襲,只要被背襲,以大明步兵現在的野戰能力,絕對不是建虜的對手,不說現在能堅守薊州南原的只有薊州鎮本地的守軍,哪怕就是閻應元和楊軒的精武戰兵營,怕也是頂不住的。
立刻,馬蹄響起,有幾個騎兵急急向遵化而去。
薊州出迎的文武中,朱慈烺沒有看到薊州總兵佟瀚邦,于是立刻問。
因此從春天到現在,他殫精竭慮,不辭辛苦,走遍了薊州所轄的每一個關隘,查漏補缺,整頓兵馬,雖然朝廷今年的財政狀況有所緩解,但修繕各地城墻,在京畿構建第二道防線,賑濟災民,零零總總,花費了太多的銀子,最后分到他薊州鎮的錢糧,其實仍有相當的虧空,趙光忭不但是把自己的俸祿,甚至是家財也貼進去了一部分,為的就是穩固薊州防線,名垂青史,成一代名臣,以雪被流放廣西,長達三年的恥辱。
原本,趙光忭是有相當信心的,認為在自己的苦心經營和朝廷的支持下,今冬薊州一定能頂住建虜的入塞,但不想,今日黃昏忽然得到喜峰口傳來的緊急軍報:建虜,竟然是有提前入塞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