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重箭之威
雙方甫一接觸,明軍就顯示了火器的威力,而在明軍的重甲和長盾面前,蒙古短弓的殺傷力,卻受到了相當的遏制。
而最令阿濟格不安的,并非是明軍火器的威力,而是他們異常齊整,幾乎是同時發射的冷靜,過去,明軍面對大清鐵騎的沖擊,不等臨近,就會驚慌失措的、乒乒乓乓的一陣亂射,根本打不到人,只是徒自浪費彈藥和制造煙火,而等到大清騎兵沖到面前,他們手里來不及裝填的火器便都變成了燒火棍,這也是為什么大清勇士不害怕明軍的鳥銃,只忌憚明國的紅夷大炮的原因。
果然是勁旅,怪不得劉肇基敢來。
再者,明軍的步陣并非不可擊破,他腦子里面已經有了擊破的方案,于是立刻下令:“叫巴克迂回兩邊,等我命令。滿洲勇士,下馬,步戰!”
印象里,人們都以為建虜八旗鐵騎天下第一,但其實并不正確,因為若論騎射之術,建虜是遠遠比不上蒙古人的,雖然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但當年成吉思汗留下的騎兵根基,依然還存在,蒙古人又自小在馬背上長大,馴養和騎射之術是沒有人能比過他們的,只不過百年來,蒙古各部首領相互爭奪,一盤散沙,再沒有出現過一個像成吉思汗那樣,能統一蒙古的雄主,在大明和建虜兩廂夾擊之下,實力日漸衰敗,最后成為建虜人的附庸,其實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一般來說,建虜重甲步兵是不輕易出動的,建虜男丁稀少,每一個男丁都是珍寶,一旦有損失,不但壓不住大明,說不得蒙古人也會反了,另外,從某種意義上講,各旗旗丁都是旗主的私人財產,沒有人愿意揮霍自己的財產,因此各旗旗主,從黃太吉到多爾袞,非要關鍵時刻,絕不輕易動用自己的精銳白甲兵,尤其是在戰役的初期。
又或者,他必須盡快擊潰這三千明軍,如此才有繼續突襲宣大兵的機會,一旦拖延,說不得就會陷入包圍之中。
一個甲喇額真縱馬來去,搖著馬鞭,在陣前嘶聲吶喊。
“隆隆……”
對面中軍戰旗之下,劉肇基的臉色越發凝重,他沒有想到,建虜一上來就出動了最精銳的白甲兵,由此可知,阿濟格真是鐵了心,非是拿下他們不可了,但劉肇基卻也不懼,建虜白甲兵出動的越早,他的勝算就越大,于是高聲呼喊:“建虜白甲兵上來,都穩住了,防他們的重箭!”
而作為指揮官,劉肇基要注意的,不止是前面的建虜重甲兵,還有兩翼和后方的蒙古騎兵。
對三千明軍來說,四面皆是敵人,已經是陷入了包圍,稍有差池,就會全軍覆沒。
“九十步!”
明軍陣中,站在一輛馬車上,負責觀距的軍士,每隔幾十秒,就會大聲報告建虜的距離。
但明軍靜謐如山,并沒有開火,原因很簡單,建虜有大盾在前,在這個距離段,隨便是燧發槍,也無法擊穿擊碎建虜的大盾,現在發射,只是浪費彈藥,因此明軍的竹哨始終沉默,雖然一個個含著竹哨的嘴唇已經緊張的在竹哨上咬出了牙印,一支支扣著鳥銃的扳機的手,已經汗津津,但平常嚴酷的操練,令他們養成了機械化的本能反應,沒有竹哨和命令,任何人也不敢開槍。
“六十步……”
六十步的距離,雖然不是最佳,但卻已經足夠建虜重箭顯威了。
一線的明軍百總都在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