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蒙古思變(求月票~~)
隨后,在隆武帝面前,羅額爾德尼,哩克圖,那日松三人歃血為盟,宣誓脫離女真建虜,效忠大明,若有違背,必受天譴。
浩齊特左右旗歸順大明,兩位旗主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分別被封為浩齊特左國公和右國公,世襲罔替,大明賜予金冊和金印,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原有的權力和地位,繼續保留。
而從即日起,浩齊特左右,連同林格爾,都不再叫旗,而是恢復過去的單位名字,叫部。
但隆武帝力排眾議,堅定不移的用國公。
有明一代,不,從元朝開始,中原王朝對蒙古草原的處置,一直都是一國兩制,在中原實行的是以行省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在蒙古實行的卻是分封制,封一個汗,或者是一個王,然后就什么也不管了,任由他們自己發展和治理。
這一點,清朝統治者看得非常清楚,為了控制蒙古,清朝以旗盟制度拆散蒙古人,將他們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旗,固定地盤,相互不得越境,更不能吞并,授予各個蒙古親王世襲罔替的地位,保證他和他們的子孫世代榮華,這是分封,但不同是,清朝沒有像歷朝歷代那樣,封了王就什么也不管了。
到了清中期之后,各個蒙古王爺連軍事權力也被剝奪了很多,有的甚至長期居住在北京,軍事民事的權力都交了出去,最終被滿清降服的服服帖帖。
當然了,三旗新附,人心不穩,雙方還沒有建立信任,因此,這些事情現在還不能做,不過一些伏筆,卻需要提前設下。
梁以璋的主要職責,除了在軍事上聯絡、監督浩齊特左右部、林格爾部,令他們同心協力,以為大明張家口的屏障之外,也負責雙方的邊貿事務---既然三部歸順大明,那么,雙方的邊貿肯定是要重開,大明的糧食布匹、醫藥鐵器,到現在起,就可以進入三部了,但為了防止多余的物資流入其他沒有歸降的蒙古部落,又或者是直接流向建虜,大明對三部的貿易,實行一定意義的定量定額。
這都是梁以璋的權責。
簡稽軍實,巡閱邊防,編審丁冊,主持邊貿,就是梁以璋的任務。
……
而從即日起,張家口邊貿重啟,塞外三部可以用戰馬牛羊,換取他們所需要的糧食布匹了。
第二日,隆武帝帶著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返回大明京師,名義上恩寵他們,令他們見識大明帝都,領略大明風土人情,但其實卻是另有用意。
那日松則是帶走了林格爾部全部的人馬,加上浩齊特左右部的四千人,先殺到什克騰旗,處死反對者,將什克騰旗的所有女子幼童和牲畜,并入林格爾部,從此,什克騰旗再不存在。
伴隨著這十幾個建虜官員一起到京的,還有羅額爾德尼和哩克圖的幼子,以及一顆年輕的人頭。
---鄂齊爾奉了羅額爾德尼的命令,返回浩齊特右旗,親手殺了其福晉,裝在匣子里,送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