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甘當說客
鄭芝龍雖然部屬眾多,擁有超過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隊,是福建的土皇帝,但正式的官職卻只是一個水師參將,只掌管水師,其上還有掌管陸軍的福建總兵,如果拔擢他為福建總兵,不但官升一級,而且等于朝廷正式確認了他福建土皇帝的身份,對鄭芝龍來說,不異于喜從天降,而同時,他弟弟和兒子也都得到了朝廷的官職,一門三人都受到了朝廷的寵遇,皇恩浩蕩之下,他鄭氏一門必然感激涕零。
但鄭鴻逵不同。
朝廷把這些人調到了登州,若是他們立了功,兒子鄭森必當是首功,朝廷自然要給封賞,而他鄭芝龍也跟著水漲船高,就算沒有功勞,只要這些人在登州立足,他的地盤也會隨之擴大--比起福建的海貿(mào),登州雖然差一點,但一年卻也有不少的大船,揚帆去往東洋,如果控制了登州的海路,他鄭芝龍就又多了一個賺錢的門路。
所以,對朝廷的這道旨意,鄭芝龍一定是滿懷喜悅的高呼萬歲。
有了鄧州水師,自然也就有了騷擾建奴敵后的船只,朱慈烺攻擊建虜后方的戰(zhàn)略,才有實施的可能。
一個是弟弟,一個是兒子,另外又想控制登州的海路,所以鄭芝龍必然不會小氣,一定會派出最精銳的士兵和最好的船只。
崇禎心里贊嘆,臉上卻不動聲色,板著臉,沉聲問:“只這樣做,鄭芝龍就不會跟朕討要錢糧嗎?”
“哦,你有把握?”崇禎眼睛里有驚訝,也有喜色。
“好!”
如果以一萬人算,登州水師一年的糧餉軍需,需要白銀十萬兩、糧食四萬石,這還不算造船、募兵、盔甲火炮兵器之費用,對崇禎這個窮皇帝來說,是根本無法承受之重,如果朱慈烺能說動鄭芝龍,把這筆軍費承擔下來,實乃大功一件。
“起來說話。”
“哦,說說看!”
大明朝現(xiàn)在的水上力量主要有兩支,一支是鄭芝龍的東南水師,另一支就是長江水師。明朝初立之時,長江水師是一個可怖的水上力量,鼎盛時戰(zhàn)船兩千艘,水兵二十萬,但后來國泰民安,朝廷又禁海,水兵無用武之地,漸漸成了朝廷的負擔,因此,兵員一減再減。
到現(xiàn)在長江水師只剩區(qū)區(qū)六千人了,戰(zhàn)船更是連400艘都不到。
長江水師人數(shù)雖然不多,但蒼蠅腿也是肉,在朱慈烺看來,與其放在長江上
崇禎想了一下,點頭:“可以跟朝臣們商議。”
“第二,如今松山即敗,錦州已成孤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祖大壽肯定支持不住……其投降是早晚的事,我軍再固守塔山杏山也沒有什么意義了,因此兒臣提議,應迅速將塔山杏山的守軍和居民全數(shù)撤回山海關內,至于寧遠城……也須做最壞的打算,城中居民,也應全數(shù)撤回,特別是那些造箭造甲的工匠,絕不能有一人留給建虜。”
錦州原本是最前線,其次松山、杏山、塔山,再后面是寧遠、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