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照夜玉獅
鄭森無法再推脫,朝京師方向深深一拜:“殿下厚愛……臣遵命。”
田守信將馬牽到他身邊,深深望著他,語有深意:“太子殿下對游擊的器重,咱家從未見過,游擊一定要努力,莫辜負了殿下的厚愛啊。”
鄭鴻逵湊了過來,看著玉獅子,笑的合不攏嘴:“好馬啊,好馬!”愛馬是男人的天性,即使是水軍出身的鄭家兄弟看見好馬也都是愛不釋手。
等田守信帶著東宮的人走遠了,鄭鴻逵直起腰,笑開了花:“大哥,簡在帝心,福松這一回是沒跑了。太子絕對是把福松當成自己人了。”
同一時間,朱慈烺正在視察北郊水利。
這一次鄭家兄弟父子進京,朝廷給他們的榮寵已經夠多了,如果太子再親自相送,就等于是到了極點,現在鄭家父子還沒有立功,朝廷就如此,如果立了功,朝廷又該如何獎勵呢?
寶馬贈英雄,一匹照夜玉獅子,足夠表達他對鄭森的器重了。
宋應星、工部兩個主事連同五城兵馬司的百戶孟文龍等人在道邊迎接。
細問一下更是知道,宋應星每天深夜才休息,早上卯時就準時起床,幾乎是一刻不得閑。這些日子,除了幫畢懋康制造出了纏絲機,番薯馬鈴薯播種綱要也寫了不少,唯獨水力錘鍛機沒有太大的進展。
宋應星絞盡腦汁,精密計算,翻閱眾多的資料,畫出了幾張圖紙,并請工匠們照著圖紙做出實物。不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現在磕磕碰碰,工匠們連一件實物也沒有做出呢,宋應星每天盯著工匠,絲毫不敢懈怠,只恐工匠們一個不慎,一切就都得重來。
見到太子,宋應星頗為慚愧。
這也是他除非必要,否則不輕易召見宋應星和畢懋康的原因--兩位實用科學大家,對自身要求太高,他不能再給他們添加額外的壓力了。
宋應星憂心忡忡。
朱慈烺點頭:“先生勿憂,林增志近日就會有消息。”
明朝最大的問題就是天災,天災導致糧食減產,百姓食不果腹,從而造成流賊四起,如果有足夠的糧食,北方的流賊就不會火星燎原--在朱慈烺的戰略中,新型農作物的推廣是重中之重,京營清出的三十萬畝官田,要拿出兩萬畝種植玉米,林增志能不能按時按量的將種子運回京師,關系到事情的成敗。
在水利工程現場巡視了一圈,朱慈烺非常滿意,不止是對工程的進度,也是對孟文龍的個人能力。
朱慈烺想著,也許可以把孟文龍調到軍中,專門管理修建部隊,也就是作為工兵將領使用。
孟文龍當然不能知道太子的心思。得了太子的夸獎,他又是惶恐又是激動,這一月多以來,他連家都沒有回過,全天都待在工地上,出現任何事情,都立刻解決,他清楚的知道,太子令他管理工地,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做好了,飛黃騰達就在眼前,因此他拼命表現,一點都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