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煤山弊案
“陛下息怒!”所有朝臣都跪倒在地,膽小的甚至嚇得直哆嗦。崇禎帝殺伐果斷,煩躁易怒,是一個嚴君,臣子但有過錯,他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因此朝臣們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一個不慎,就被皇帝抓住不放,連寵臣楊嗣昌在失了襄陽之后,也是日夜憂懼,擔心被棄市,更不用現(xiàn)在的朝臣了。雖說皇帝憤怒的是勛貴,不是朝臣,但勛貴只所以能枉法,和朝臣們的失職有很大關系,皇帝對勛貴或許會留有情面,但對失職的朝臣卻絕對不會客氣。
如果是往常,崇禎帝會嚴厲處罰奸商,而輕輕放過那些勛貴。
崇禎帝一直將《皇明祖訓》視為圣典,一言一行都遵照《皇明祖訓》。
他掃一眼跪在群臣之前的太子,又望一眼南方,想象著開封被圍,流賊洶涌而來,官軍一個個卻都是氣無力,嘴里不滿的嘟囔:“沒有餉銀,我等何必為朝廷賣命?”代天出征的大旗之下,太子拼力嘶吼,但卻也沒有人聽從……
“著,錦衣衛(wèi)立刻將英國公張世澤、撫寧侯朱國弼、臨淮侯李弘濟、應城伯孫廷勛……拘提到宮中!”
崇禎十五年,五月初十日,西山煤窯弊案爆發(fā)。
為防再出現(xiàn)崇禎十二年,勛貴被追銀,武清伯李國瑞上吊自殺的事情發(fā)生,從英國公張世澤以下,所有觸法的勛貴都被拘押在宮中,由錦衣衛(wèi)看守,府中籌出銀兩,方才釋放,為防止勛貴們以拖待變,崇禎帝這一次發(fā)下明旨:所罰銀兩,必須于三日內(nèi)交齊,但有拖延,一日多交一萬的懲罰銀。如果七日里不湊齊,則褫奪封號!
皇帝如此雷厲風行,著實把勛貴們嚇壞了。
很快的,他們就聽到了消息,皇帝這一次只所以這么決絕,乃是受到了太子的鼓動,而將勛貴押在宮中,處以雙倍罰銀,并有滯納金的狠招,也是太子提出來的。
勛貴被罰,私挖小煤窯的不法商人也沒有好下場,所有人都被處以三倍罰款,并且遣戎廣西。也是三天之內(nèi)交齊罰銀,不然遣戎變殺頭。西山挖煤的罪行,說小也小,說大也大,明初西山就有小煤窯,但宣宗時曾經(jīng)下過詔令,為防驚擾皇陵,西山煤窯一律禁止。嘉靖之后,朝廷禁令松弛,西山煤窯又死灰復燃,如果真從嚴處置,以驚擾皇陵論,一個個都是殺頭的死罪。
這還不算,在太子的勸說下,崇禎帝同意保留西山上的小煤窯,并實行“拍賣制”,一處煤窯一年五千兩銀子起拍,一次拍賣三年,由中拍商人經(jīng)營生產(chǎn),西山以后就不再是非法的私人小煤窯,而是得到朝廷承認的公開煤窯了。
崇禎想了很久,終于同意。
雖然西山煤窯暫時都被封閉,朝廷也還沒有定出拍賣的具體時間,不過商人們都已經(jīng)蠢蠢欲動了。
不知情的朝臣都是驚喜,而知情的朝臣卻是心情復雜,甚至是驚恐忐忑。
其中,田貴妃的父親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田弘遇也參與了西山煤窯的私挖。
愛屋及烏,雖然對田弘遇的行為很是不滿,但崇禎帝還是忍了。他不能在田貴妃病重彌留之際,處罰她的父親。
除了田弘遇,另一件沒有被當場公開,但很快就鬧得滿城風雨的事情是,已經(jīng)被抄家遣戎云南的原定國公徐允禎在西山有參股小煤窯,但上一次抄家時朝廷卻沒有發(fā)現(xiàn),鞏永固在檢舉書中清楚指出,刑部官員知法犯法,故意瞞報。崇禎帝雷霆大怒,刑部負責徐允禎案的兩個主事被革職下獄,刑部尚書徐石麟羞愧請辭。
很快,圣裁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