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朱仙鎮之戰(10)
明知官軍會走朱仙鎮,但闖營對朱仙鎮的防御,看起來卻很是松散,甚至是毫不在意,李過駐扎陳留,大部分的精力好像都集中在杞縣方向--這是闖營的詭計,故意要讓官軍走朱仙鎮,只要官軍向朱仙鎮進軍,李自成的策略就成功了一半。
聽到官軍兵分兩路,向開封撲來之時,李過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僵持了兩個月,官軍終于是動了,官軍再不動,他闖營的糧草補給真要出現困難了。
直達杞縣的一路打著左良玉的旗號,而從杞縣南面而過的那一路,打的是太子帶天出征的旗號。從常理上將,太子代天出征應該是官軍的主力,但偏偏所有人都知道,官軍十幾萬的大軍里,真正能打能戰的,只有左良玉的部隊,其他部隊都是來陪榜助威的,只要打敗了左良玉,其他官軍就不戰自退,包括朱家太子帶來的京營兵也是一樣,李過不覺得京營兵會有什么太強的戰力。
杞縣左良玉的大軍連綿不絕,隊伍將近有十里長。(丁啟睿打了很多假旗幟,故意拉長隊伍,看起來兵馬眾多)
李過有點疑惑,如果官軍的目標是朱仙鎮,那么左良玉的主力應該和朱家太子在一起才對,為什么左良玉卻要拉到杞縣,是其中有詐,還是官軍想要采用兩路同時進逼的戰術?
李過這才知道,左良玉并非左良玉,實際乃是丁啟睿帶領的方國安和楊德政的部隊。
至于左良玉的兵馬在哪,他們卻也說不清楚。
李過隱隱感覺事情有點不妙,亂打旗號,冒充其他部隊,這樣的戰術官軍很少使用,倒是流賊慣常使用這樣的戰術,今日這是怎么了?官軍怎么變了性子?為了得到更準確的情報,李過令騎兵對朱家太子的主力部隊展開試探和騷擾,務必要抓到幾個“舌頭”。
雖沒有抓到官軍的舌頭,但流賊偵騎卻看到了官軍的真實軍容,和丁啟睿的虛張聲勢不同,此一路的兵馬實實在在,盔明甲亮,刀槍如林,馬蹄人腿踏起的煙塵,足足有三尺高,隊伍連綿十里,兵馬有十幾萬,看起來真是官軍的主力。隱隱地,還看到了左營幾個將領的旗號。
正常情況下,李過應該長松一口氣,因為一切都在預料中。
和官軍交手這么多年,虎大威的騎兵和左良玉的騎兵,流賊們還是分的很清楚的。既然左良玉的部隊在太子軍中,那為什么擔任前鋒的卻是虎大威呢?左良玉的騎兵可比虎大威多好幾倍,就算不全部派出,也應該派一部分精銳隨虎大威一起擔任前鋒才對。
除了令騎兵加強偵查,務必探查到“朱家太子”兵馬的真實情況,尤其是左良玉所在之后,李過又將最新的情報和自己的疑慮寫成書信,快馬報給李自成,請李自成定奪。
夜晚,李過帶著親兵,親自到王家莊查看。
照戰前的情報搜集和估算,左良玉楊文岳等人加上朱家太子的兩萬兵,官軍人馬應在十八到二十萬之間,丁啟睿那邊兩萬,官軍再在歸德留一點人馬防守,隨著朱家太子的官軍主力,最少應該有十五萬才對。
李過,字補之。
怎么回事?官軍兵馬怎么少了這么多?少掉的四到五萬人馬去哪了?
不,不可能!他在朱仙鎮附近布置了大量的偵騎,但有官軍出現,他立刻就會得到消息,但到現在為止,朱仙鎮附近還是平靜如常。一應的軍報都正常傳回,沒有發現任何官軍的蹤跡。
李過的瞳孔忽然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