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晉商保護傘
張家口真正做大做強,成為大明和建虜通商的第一口岸,乃是崇禎十一年之后的事情,而陳新甲正是在十一年接替盧象升,成為宣大總督的,以陳新甲愛銀子的毛病,不收晉商的錢,那是不可能的,收了銀子就要為晉商辦事,所以晉商在張家口的順風順水,步步做大,其中必然有陳新甲的功勞。而后陳新甲離開宣大,高升為兵部尚書,照程紹孔的聽聞,范永斗依然定時向陳新甲送銀子。
所以朱慈烺不能再容他。
“是。”唐亮正要離開。
張家口折騰了一天,駐節在宣化的宣化巡撫李鑒終于是聽到了消息,急急來見。宣化距離張家口七十里,李鑒只用多半天的時間就趕到,也算是快了。至于宣大總督江禹緒,因為駐節山西陽和(今山西陽高),轄宣府、大同、山西三撫三鎮,距離張家口300余里,估計現在還不知道張家口的大變呢。
……
“殿下。”
朱慈烺靜靜聽著,竭力壓制著心中的激動,雖然從一開始他就知道晉商所藏的窖銀最少也在千萬兩以上,甚至會更多,但是當這些銀子真正被搜出來之時,他心中的激動還是有點壓制不住。
比大明朝一年的歲入都還要多。
“八大晉商相加,現銀大約有一千一百余萬兩……”說到銀兩數字的時候,張家玉的聲音微微顫抖,眼神中的激動根本藏不住,宗俊泰和佟定方同樣也是興奮,大明朝的財政困窘不是秘密,從文官武將和普通士兵,人人都飽受欠薪之苦,如果朝廷有銀子,能及時發放,天下形勢必不至到現在。
另外,他們也是被震驚到了,誰能想到,在這塞外邊城,不起眼的小小張家口,居民不過萬人,晉商竟然這般的富有,家中的地窖里竟然會藏有這么多的現銀?戶部的太倉庫現在怕也沒有這么多的銀子吧?雖然有所心理準備,但是當那些窖銀一箱一箱從地窖里被拖出來之時,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在心里驚呼:天啊,晉商竟然這么有錢!
若非太子親臨張家口,揭開晉商走私的黑幕,又豈能有這些銀子?
朱慈烺細微的點頭,目光望著三人,微笑:“你們辛苦了,下去休息一會吧。天亮之后,隨本宮返京。”
等三人退下,朱慈烺翻著手中的清單,忍不住跳起來,幾乎想要手舞足蹈,又或者是仰天長嘯,有了這筆銀子,大明朝終于可以渡過眼前的財政危機了,河南的災民能賑濟,軍隊的欠餉能補發,短時間之內,他不用再為銀兩發愁,可以全心全力的準備應對建虜十一月的入塞了。
朱慈烺是太子,沒有干涉地方軍政的權力,更沒有查抄的權力,但朱慈烺都做了,而且是頂著崇禎帝要他回京的壓力,在明朝古板的士大夫看來,名節是大,餓死是小,朱慈烺的所作所為已經逾越大明朝的法紀,甚至是逾越了一個太子所應該有的分寸。
不用想,朱慈烺就已經猜到了他們可能的攻訐之言。
————————感謝“最友善積木、無憂無慮k書”、“北國江南江南北國、大丶大白菜、自然之風6”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