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襲營
休息了半個時辰,朱慈烺召集各個總兵,小聲商議之后,令大軍繼續前行。
此時在宣化城下的敵人大約在兩萬人左右,由漢軍鑲藍旗副都統張存仁統領,帶漢軍鑲藍旗,兩個蒙古八旗,少部分察哈爾蒙古兵,五百建虜白甲兵為輔。張存仁甚為狡猾,他虛張聲勢,在宣化城外東、西、南分設三個大營,做出最少四萬兵馬的假象,令明軍不敢輕舉妄動,而獨留出的北面是好像是給城中明軍留出了一條逃生之路,也是其他支援宣化留出了一條援救之路,但其實,蒙古騎兵早已經在北面埋伏好了,但有明軍出現,不論出城還是進城,都會遭到他們的鐵騎攻擊。
八千對兩萬,朱慈烺召來眾將,將實情告知。
昨日在居庸關軍議時,眾將都非常“勇”,都認為可戰,但今夜,事到臨頭,在距離建虜大營不過二十里,戰事一觸即發之時,眾將卻都有點猶豫了。倒也并非完全是因為膽怯,而是有一些血淋淋地例子,令參加過松錦之戰的馬科,唐通和白廣恩有所猶豫。
一般來說,大營被敵營騎兵慣營而出,大營肯定就亂了,敗了,但令人驚訝的是,雖然是倉皇迎戰,但建虜竟然沒有亂,更沒有人敢逃,曹變蛟和馬科幾進幾出,卻沒有能徹底殺潰建虜,反而陷入膠著。等到天亮,建虜援兵趕到,兩人不得不退。一場突擊戰,最后竟然是平局收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見馬科三人不主動請命,相互有推諉之色,站在朱慈烺身后的三大參謀和張家玉都皺起了眉頭,中軍官佟定方更是微微忿然,對“名聲赫赫”的幾個總兵,在面對戰機時的猶豫很是失望。李紀澤心中暗暗嘆:曾幾何時,大明總兵都變得這么膽小?大小曹將軍的風范已經看不到了,若是寧遠總兵吳三桂在這里就好了,雖不如大小曹將軍那么熱血,但他一定會跳出來請命……
卻是虎大威。
三千營賀珍也請命:“殿下,三千營愿為先鋒!”
他們三人才是八千騎兵的中堅,沒有他們,就算虎大威和賀珍再是英勇,怕也擔不起前鋒的重任。
尤其太子殿下目光淡淡地看著他們,沒有責備,也沒有不滿,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威壓,令他們三人感到心虛。
唐通和白廣恩也急忙抱拳:“臣愿為先鋒!”
信心和決心是一個隊伍的士氣所在,如果沒有這兩個,即使是操練嚴格的精銳怕也很難打勝仗。
不過馬科三人終于是主動請戰,朱慈烺只當沒看見他們剛才的猶豫。
眾將都是謝。
聽到此,眾將都是臉色大變,嚇得急忙跪倒:“殿下,不可!”太子離開居庸關到宣化,已經是他們這些臣子無能,以至于儲君不得不親自領兵犯險,將儲君置于危險的位置了,如果再讓太子隨大軍沖營,就算最后大勝,他們這幾個總兵怕也逃不過被朝廷重罰的結果,若是太子出一點意外,哪怕只是受一點輕傷,在場總兵們的腦袋就都保不住,因此,他們的驚恐絕不是假的。
說到最后,幾乎要哭出來。
白廣恩道:“殿下,臣等必死戰,絕不辱沒殿下的威名!”幾個總兵中,流賊出身的白廣恩的心思最活泛,他隱隱已經猜出了太子的用意---太子殿下這是在“激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