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多爾袞的判斷
對常人來說,可能覺得黃太吉時在給多爾袞出難題,怎么可能即纏住吳三桂,又能率兵趕到喀喇沁高原呢,這不是刁難嗎?但多爾袞卻不這么想,他知道,這是黃太吉相信他的能力---別人或許做不到,但他多爾袞,被稱為“墨爾根戴青”的人,卻一定能做到。
“嗻。”伊成格起身。
原來瘦高將領叫蘇克薩哈,是正白旗的一名后起之秀,同時也是多爾袞絕對的心腹。
蘇克薩哈帶伊成格下去休息,今日已晚,休息一夜,伊成格明早再返程復命。
但多爾袞卻看到了他,忽然問道:“去往寧遠的偵騎,可有回來?”
多爾袞沉思道:“皇上令我將吳三桂禁錮在寧遠,但昨夜卻有兵馬從寧遠馳出……只希望其中沒有吳三桂。”說著,伸出右手。
蘇克薩哈說的有理,且如果吳三桂真的已經離開,此時懊悔也沒有用,于是多爾袞點點頭,接過茶碗,啜了一口,問道:“蘇克薩哈,你說,我那八哥皇上這一招瞞天過海,迅捷攻擊,能瞞過明國嗎?”
和鰲拜等三人都隸屬皇帝親領的兩黃旗不同,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并非是皇帝的嫡系,且誰都知道,他曾經是正白旗旗主多爾袞的心腹,在多爾袞遭到清算,被刨墳鞭尸之后,蘇克薩哈不但躲過了災禍,而且還能得到順治帝的信任,成為輔政大臣,可想他的能力和聰明。
蘇克薩哈道:“奴才以為,這一次出其不意,提前入塞,明軍愚鈍又孱弱,我大清必能成功。”
“奴才……”蘇克薩哈猶豫。
蘇克薩哈笑一笑,這才說道:“……那奴才就說了,如果是過去,沒有明太子,只有明國那些庸臣,瞞住他們,成功入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現在多了明太子,奴才卻不敢完全保證了。”
蘇克薩哈將茶碗放回桌上,解釋道:“從去年明太子的應對策略看,此人極其聰明,而且頗有手腕,能令明國皇帝和那些頑固的朝臣聽從他的建議,軍政民政都有長才,奴才覺得,對于大清的此次入塞,他肯定是有所準備的,更何況,豫郡王去年入塞,軍機為什么會被泄露,明國為什么會提前在薊州一代堅壁清野?個中原因,范文程他們還沒有查出來呢……”
“時也,勢也,”蘇克薩哈回道:“此時的情勢和當年已經完全不同了,當年明國群臣根本沒人料到我大清會入塞,我大清有心算無心,因此取得了大勝,奴才說句誅心的話,如果當時明國邊軍得到消息,提前準備,我大清未必能那么順利,現在明國人人都知我大清有入塞之心,又有明太子這種人精,我軍不得不防啊。”
“奴才不敢。”蘇克薩哈做“請罪”狀。
蘇克薩哈臉色大變,急忙跪倒:“奴才死罪!”
“我大清往年征明,都是十月末、十一月初的農閑之后,明國歷年防御我大清入塞,防得也是十月末、十一月初,這之前,我大清不會兵叩長城,而過了這一段時間,我大清也就不會再征明。這幾乎已經成了慣例。而在這之前,盛京隱隱有傳言,說大清在十一月會有軍事行動,連蒙古人那邊也都得到了消息,如果盛京和蒙古真有明國的細作,那么他們向明國傳遞的消息,一定也是十一月。”
“如果我料得不差,我那個八哥在宣布出征的命令之后,立刻就會在盛京實施戒嚴,邊境則實施管制,兩到三天,大軍就從沈陽出發,幾乎是跟在明國使臣的后面,離開了沈陽,這種疾風勁草的速度,令明軍無法反應,就算明國的細作,想要通報明國,也是來不及了。”
“倉促應戰之下,明國的長城必然手忙腳亂,他們的援兵,因為沒有料到我大清會提前兩月入塞,必然準備不足,無法對長城足夠支援,等到我大清突破長城,進入明國的京畿平原,明軍在京畿的兵馬再多,也擋不住我大清的滾滾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