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通州防衛
八里橋前,朱慈烺登上棱堡,俯視河面。
好優美的一座橋。
據他所知,八里橋景色最美其實是月夜,扶欄觀水,細波之中,月影婆娑,或如玉盤,或如銀鉤。有客航貨舟通過,槳碎玉盤,水折銀鉤,甚為壯觀。就這是有名的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
鎮守此處棱堡的把總叫段斌,他小心翼翼的向太子殿下介紹棱堡的防衛。
所有虎蹲炮的炮口,都預先瞄準了橋面,但使建虜大軍通行,必然轟他們一個血肉橫飛。
“參見殿下!”腳步急促,有人急匆匆登上棱堡,全身披甲,頂著京營特有的圓盔,身強體健,面色黝黑,身后的親衛為他背著一桿精鐵的鳥銃,正是戰兵營主官、喜歡玩銃的楊軒。
朱慈烺微微一笑,從楊軒微微發紅的眼睛他就知道,楊軒最少兩三天沒有休息好了,原本的命令是令他駐防密云,但行軍到半途,忽然接到明令,又急急轉回通惠河,楊軒的疲憊是自然的。
朱慈烺詢問八里橋和通州防務,楊軒一一回答。
朱慈烺的這一份心思,一些聰明的勛貴都已經領悟到了,其中楊軒的叔父彰武伯楊崇猷最有代表性,在楊軒之后,他將自己的獨子楊繼也送到了京營中,就在楊軒身邊進行歷練。
唯一不足的是,楊軒是一個外向型的性格,事事好強,總是要爭一個第一,過去,他和同為千總的魏闖較技,現在則是換成了閻應元。
從千總到戰兵營,看似兵馬只是增加了一倍多,但意義卻完全不同,千總隊只是單獨一隊,但戰兵營卻是一個擁有槍兵、銃兵、騎兵、炮兵和工兵后勤的合成體,此外,還設有小型的參謀部,所有參謀,都從京營參謀司調派,擔負向主官出謀劃策的職責。
在戰兵營成立的會議上,朱慈烺清楚的告訴眾將,戰兵營未來都是要獨當一面的,要具備獨自發動一場大戰役并保證取得最后成功的能力,步騎協同、步炮協同是戰兵營的基本,作為主將,責任重大。
戰兵營從組建到現在,不過半年時間,楊軒和閻應元一直都在緊張操練,對他們的工作,朱慈烺是滿意的,而建虜再次入塞,將是戰兵營遇到的第一個嚴峻考驗。
而通州城中,除了他的一千兵馬,還有保定總督楊文岳的一千五百的督營和六百銃兵,加上通州原有的兵馬和漕兵漕丁,一共有八九千人,保定總督楊文岳親自坐鎮通州,就京師防守來說,京師是第一位,通州是第二位,大明朝廷或可容許建虜渡過運河,南下侵掠京畿南部各個州縣,乃至山東,但京師是絕對不容有失的,因此,照皇帝的旨意,兵部的命令,保定總督楊文岳,將自己的帥帳設置在通州、重點保衛通州。
現在,兵部的計劃就是如此,楊文岳的帥帳設在通州,可保通州無虞。
置于那些小州小縣,只要能喂飽建虜,令建虜退兵,大部分的朝臣都是不在乎的。
最后。朱慈烺憂心的問道:“汝霖,建虜前鋒大軍明后天就會殺到運河,你可有信心?”
楊軒眼睛發亮,斗志昂揚的說道:“臣等他們很久了,有臣在,一個建虜也休想越過通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