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運河之危
“快請。”朱慈烺精神一振。
袁繼咸天啟五年中進士,比吳甡小四歲,吳甡擔任山西巡撫時曾經大力向朝廷推薦袁繼咸,認為他廉潔能干,乃能臣,也因此,兩人也算是有一點師生之誼。
屯田乃是苦差,不但難出政績,而且極易得罪人,因為要屯田,首先就得清田,一清田,那些占地的土豪士紳豈能愿意?弄不好就會掀起大風波,因此,非不得已,誰也不愿意屯田。
朝廷聽聞,除了嘉獎,也令袁繼咸送一部分的糧米進京,以供軍用。
這些情況,朱慈烺當然是知道的,對袁繼咸的風骨和廉潔,他從心底里是敬仰,所以他的一振,并非只是為了吳甡的歸來,也是為了袁繼咸的到來。
不論歷史還是今日,袁繼咸都是大明的忠臣和良士。
朱慈烺急步下了望樓,向三人點頭。
吳甡風塵仆仆,緋袍都是皺巴巴的,顯然是一路急趕,眼神焦急,斑白的胡須亂顫,他所有的表情都表明,他對眼前的運河防線,十分憂心。
“少司馬的意思我明白,一會我們再詳談。”朱慈烺微微一笑,眼神平靜。
朱慈烺望向袁繼咸,笑道:“副憲一路辛苦了。”
雄才睿智如此,但依然溫和低調,面對朝臣不倨傲,親自下望樓來見,笑容更是近人,這豈非就是千古名君的必備品質?
就著火把,朱慈烺細細看,袁繼咸五十歲的年紀,四方臉,面色清瘦,三縷長髯雖然還是黑的,但眼角額頭的風霜魚尾卻頗重,眼神更顯出疲憊,由此可知,袁繼咸在保定屯田必然是殫精竭慮,須臾不得閑,以至于有點憔悴。
朱慈烺欣慰點頭。
吳甡眼睛一瞪:“兵在精而不在多,沒有受過操練的民夫,就是再來二十萬又有何用?”
吳甡轉對太子,沉聲道:“殿下,臣以為,最少還需要再調一萬精武營,沿河布置,精武營火器精良,訓練有素,依靠運河邊的工事,足可以一萬抵三萬,加上山東兵和河南兵,運河防守才可無虞!”
“至于京師防御,臣聽聞京師已經募集義兵八萬,精武,善柳,左右柳營,二十一衛,五成兵馬司,各個公侯勛貴的家丁,合起來,依然還有二十萬,加上京師城高池深,城頭火炮眾多,建虜是絕不會攻擊京師的,縱使建虜攻擊京師,運河之兵也可以迅速馳援。因此,兵馬留在京師,只是壯威,不如悄悄調出京師,用在運河,給建虜當頭一擊!”吳甡道。
吳甡性子沖,只就兵論兵,在太子面前,什么話都敢說,或者說,他只看到了軍事,卻沒有看到政治,京師乃是大明的國都,在建虜入塞,兵鋒直抵京師的情況,縱使明知道建虜不會強攻京師,但卻也不能再從京師調兵了,因為誰也冒不起那巨大的、巢傾卵覆的風險,誰也不敢將君父置于危險的位置,無論到什么時候,京師都是防守的第一,哪怕是無用,兵力也得擺在京師。
而即便是有重大的理由,朝臣們也未必會立刻接受,相互扯皮,爭論不休,猶豫不決中,一兩天的時間就過去了,而那時,建虜說不定已經開始渡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