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第二次松錦之戰(十六)
……
面對險峻的局面,多爾袞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悲涼和無奈。
眼前的這些情勢,他早就已經想到了,但偏偏避不開。
三道壕溝和十幾萬的明軍,橫亙在他和錦州之間,他不知道,錦州城中還有多少糧食?又還能支撐多久?更不能知道,明軍是否會有洪承疇所說的破綻?
更為痛苦和急切的是,現在營中存糧已經耗費了一大半,也就是說,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必須在軍糧耗盡之前,擊敗明軍,不然不但救不了錦州,這十幾萬大軍,怕也是要崩潰了。
前一次松錦之戰,明清雙方僵持了一年,黃太吉才找尋到洪承疇頭重腳輕的弱點,一舉破之,這一次,一定不會有那么長的時間……
不是明敗,就是清破。
“告訴孔有德,給本王放三炮,以告訴英親王,大清的援兵,到了!”多爾袞道。
相隔二十里,壕溝阻絕,無法傳遞消息,只能希望大炮的巨響,能振奮錦州城中的軍心。
……
同一時間,大明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孫傳庭正站在高高的角樓上,舉著千里鏡,徐徐觀望,當見到建虜大軍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之時,他眼睛里沒有憂,只有喜--多爾袞終于是按捺不住,終于是率領大軍來到錦州了。
如此,戰事就回歸軍機處的計劃。
多爾袞,既然入了此彀,就休想再全身而退了。
……
修整了五日,準備了五日,雖然天寒地凍,手不能伸,但在多爾袞的指揮下,五日后,建虜和喀爾喀聯軍,還是發起了對大明防線的攻擊,但不是總攻,而是小規模的試探,從南到北,幾十里的戰場上,小戰斗不斷,建虜不停的試探,想要找出明軍防線的薄弱點。
而明軍則是不動如山,無論建虜怎么攻,明軍都是結硬寨打呆仗,憑借壕溝胸墻,按部就班的防御。
這種態勢的戰斗,從十二月初一直持續到十二月下旬,也就是即將過年的前幾天。
這十幾日間,大大小小的戰斗,將近數百場,建虜和喀爾喀聯軍每日的傷亡,都在千人左右,而就現在的天氣,但是重傷,不病死也要凍死。相反,因為有壕溝和胸墻的保護,棉衣、柴薪、醫藥后勤的充足,明軍的傷亡卻是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