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李學案
……
除了海參崴的議題,近日,刑部還有一樁大案,在朝堂引起了議論。
雖然“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在全國推廣,今年已經是第二年,但猶有士紳在反對,今年山東地區又發生了一起聚眾抗稅,沖擊官署的大案,經過山東巡撫楊廷麟的調查,山東按察使的審理,幕后主使浮出水面,乃是山東在地有名的大儒李學。
李學今年已經八十歲,面對山東按察使的審問,他毫不避讓,坦然承認,并在庭審之時,怒斥“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乃是惡政,斯文掃地,逼的讀書人不得不奮起反對。
山東乃孔府所在,孔孟之鄉,文風厚重,讀書人眾多,這些年戰亂較少,士紳受到的攻擊很小,因此,“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帶來的沖擊,在北方各省中,山東是最大的,而李學早年中舉,但因為看不慣官場腐敗,憤然辭職,回鄉教書授業,漸漸成為山東有名的大儒,門人學生眾多,他的被捕,在山東掀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書生上街請愿,請求釋放李學。
因為事情重大,山東按察使不敢決,只能火速上報朝廷。
……
和金圣嘆一樣,自從李學被抓之后,為他求情的奏疏,就雪片一般的飛到了京師。
內閣,六部堂官,也多有為李學求情者。
所有人都想著重復金圣嘆的例子,但是人夠多,陛下最后會網開一面,饒了李學。
他們求情的理由都很簡單,那就是李學都已經八十了,老糊涂了,朝廷何必和他見識,饒他一命,更顯朝廷仁德。
但他們忘記了,饒過金圣嘆,是司法改革,《刑律》修訂之前,而且金圣嘆并不是事件的主謀。
對于眾多的求情奏疏,朱慈烺沒有理會,只告訴山東按察使,依律法處置,不得輕放。又令楊廷麟加強戒備,防止騷亂。
十五天前,關于李學的初審結果出來了。
因為在這之前,隆武帝就有詔令,刑部也有條例,對于帶頭鬧事,反對新政,造成重大損失和影響著,一律死罪。
因此,山東按察使判了一個“死”。
而李學也頗為硬氣,居然放棄上訴的權力,說要承受隆武朝砍向讀書人的第一刀,要用自己的血,警醒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