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薊州防務
吳甡早年巡按河南陜西,后又出任山西巡撫,協助調度雁門關及北邊軍隊,任內既能安民防賊,又能抵御塞外的蒙古兵,絞殺流賊毫不留情,“在晉四年,保山西平安,百姓戴之如慈母”,崇禎十一年,因功改為兵部右侍郎,但因病未能赴任,家中閑居兩年多,直至前年末方復職。
歷史上在崇禎十五年六月,也就是今年,吳甡將會出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為次輔,因為和首輔周延儒政見分歧,很多事情都和周延儒對著干,時人因兩位輔臣的籍貫,稱周延儒為江南黨,吳甡為江北黨。
崇禎帝疑心重,雖不疑太子結黨,但對吳甡卻也不會太過重用了。
從地方督撫到兵部侍郎,吳甡對薊州并不陌生,他將薊州的前世今生詳細的向朱慈烺講述了一遍。
只要能扼守薊州,將建虜堵截在薊州,就可以保證京師,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安寧。
為了防御北方各部的侵襲,大明自西向東,設有甘肅、寧夏、固原、延綏、山西、大同、宣府、薊州、遼東九鎮,最初宣大為首,現在卻是薊鎮為首。因薊州,遼東拱衛京師,尤其重要,又增設薊遼總督,總攬兩鎮防務。這薊遼總督府就設在薊州。
朱慈烺不點破洪承疇即將降敵的事實,一來影響士氣,二來洪承疇降敵雖然是重大事件,但卻不是急迫事件,且洪承疇最初投敵還算是安分守己,直到滿清入關,他才露出他的獰牙來。只要京師不破,山海關不丟,洪承疇應該不至于死心塌地的為建虜服務,何況短時間之內,建虜也不敢信任他。
朱慈烺請教吳甡對京畿防務的看法。
朱慈烺沉思。
因此上策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以中策才是上策。
因此只防守各處要塞是不行的,必須想方設法的將建虜堵截在薊州,不使其南下。
“先生以為,需要多少兵馬才能保證薊州防務,令建虜無法逾越?”朱慈烺問。
十萬兵是沒有的,連重鎮山海關和寧遠城現在的兵馬加起來也不過四萬。
朱慈烺心情沉重,無錢無兵無糧,面對建虜入塞,真的就無解嗎?
怪不得皇太極肆無忌憚,崇禎十五年時居然敢派阿巴泰那樣的二流將領帶兵入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