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唇槍舌劍
吳甡和周延儒素來不睦,甚至是有對著干的嫌疑,今天他出聲為周延儒解圍,倒真讓周延儒微微吃了一驚。
吳甡肅然道:“閣老所說,臣基本贊同,御駕親征茲事體大,有諸多窒礙難行之處,朝廷也沒有財力支持。不過丁啟睿不能以節制諸軍,也是不能逃避的事實,因此丁啟睿絕不可再用,需另選他人。這一點,臣則是贊同大理寺。”
“何人?”崇禎帝眼有驚喜。
轟。
吳甡高昂的聲音穿透朝堂上的騷動,清楚傳到每個人的耳朵里:“陛下,太子睿智果敢,軍略不凡,不但能壓制左良玉,亦能鼓舞前線將士的士氣,臣以為,開封督師,非太子不可!”
轉念又想,吳甡是我兒的親信,一向和我兒走的近,今日這番話,莫非是我兒授意的?如果是,那就說明我兒早想帶兵出征啊。
吳甡話音不落,立刻就有人反對,原來是內閣三輔謝升。
“太子不止能治軍,也能謀軍!”吳甡信心十足的看向謝升:“太子胸中的韜略已經勝過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我可以斷言,太子領軍出征,統領各部大軍,最不濟也能擊敗流賊,解開封之圍,如果謀劃的好,徹底擊潰闖賊,肅清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吳甡卻已經不再看他,向御座上的崇禎帝行禮道:“陛下,臣絕不是武斷,臣為兵部侍郎,兵部有協理京營軍務之責,臣少則五天,多則十天,就會到京營巡查一次。京營軍律森然,號令齊整,沒有命令,士卒連手指都不敢輕動一下,漢之細柳營、本朝戚少保也不過如此。能如此治軍者,必是名將,因此臣以為,開封領軍之職,非太子不可!”
吳甡和謝升爭論之中,御座上的崇禎帝已經坐不住了,他焦躁的站起身來,在御案后來回踱步。
群臣都看著皇帝,等皇帝圣裁。
陳新甲是本兵,同時也是太子的親信,他要看,陳新甲是什么意見?
陳新甲心中咯噔一下。
當吳甡站出來,提議太子領軍之時,陳新甲心里跟明鏡似的---一切都是太子的安排,包括凌義渠石破天驚的提請御駕親征,可能都是太子授意的,如果太子直接提出領軍出征,朝中群臣一定會反對,但御駕親征的震撼彈在前,太子領軍的這種折中方案就顯得不那么刺耳,甚至是可以被接受了。
想到此,陳新甲后背立刻就滲出了冷汗,不過崇禎帝目光在前,他沒有閃躲和遲疑的空間,只能咬咬牙,拱手道:“陛下,臣以為,丁啟睿能力有限,確實擔當不起領軍十六萬的重任。太子殿下見識高遠,果決早慧,有領兵之才,但是否到開封領軍……臣尚不能決斷。唯請圣裁!”
吳甡鄙夷的撇了一下嘴。
陳新甲雖沒有直說,但明顯也是贊同的。
左良玉難以節制,即使明知督撫汪喬年被流賊包圍在襄城,卻也不肯出手救援,丁啟睿在左良玉心目中的地位恐怕更低,丁啟睿的命令合左良玉的心意還好,若是不合,左良玉是絕對不會聽從的,最大的軍頭不聽從命令,丁啟睿怎么可能打敗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