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殺人滅口
此策只所以為中策,乃是因為開封北門一定是流賊重點防御區塊,要想打通,官軍非付出尸山血海的代價不可,即使成功了,解除了開封之圍,但卻無法殲滅城外的流賊,流賊隨時都可以再來,是治標不治本。
圍困錦州初始,建虜就于錦州至海之間,掘三道大壕,各深八尺、寬丈余。并派兵駐守,明軍想要填平壕溝,打通海路,非一日之功,絕對會是一個長久緩慢的過程。
錦州不能用,現在開封還是不能用,倒不是因為勞師費餉,進展緩慢,而是因為不能再給李自成機會了,從崇禎十一年到現在,短短不過四年,李自成就從十八騎聚效成了五十萬大軍,兩次圍攻開封失敗并沒有對李自成造成什么影響,如果這一次還是令他從容退去,下一次再圍開封時,不知道他又會是多少兵馬?
算來算去,朱慈烺最終要采取的乃是三策中的下策。
比起前兩策,這一策見效快,不論勝敗,三月之內就可以見分曉,而三個月是朱慈烺估計的父皇崇禎帝最大的耐心度,三個月之內,崇禎帝不會干涉他,但若是超過時限,催促的圣旨怕就會雪片一樣的飛來了。
朱仙鎮是開封南邊門戶,誰占據了朱仙鎮,誰就能在這場戰役中取得優勢,歷史上,左良玉前鋒和李自成前鋒騎兵幾乎是同時到達朱仙鎮的,但左良玉兵少,一番交戰,不得不退出朱仙鎮。其后朝廷大軍在朱仙鎮南邊的水坡集扎營,一步步落入了李自成的算計。
……
已是五月末六月初,正是一年中暑熱的開始,位在臨清城外二十里這一大片的軍營里,三千將士正在操練陣法。隨著軍官的口號,前進后退,手里的長槍刺向前方,虎虎有破空之聲。又隱隱地聽見有幾個尖刺的聲音,那是從京師派來的“隊列指導官”正在嚴厲訓斥出了錯的軍士。
作為京營的老兵,最早曾經是英國公張唯賢的家丁,因功遷升,成了京營的參將,董琦一直都不忘武將的職責,在軍中兢兢業業,勤加操練,奈何京營整體糜爛,作為一名小小參將,無論他怎么努力,都無法改變京營不堪的事實,雖屢次向朱純臣進言,但都被對方冷冷對待。漸漸地,董琦也有點麻木失望了,直到他接到太子召見的鈞令。
三個多月前,他奉太子鈞令,到臨清來募兵,時間一晃而過,不知不覺,三千新兵已經是有了一絲精兵的氣象,于是董琦更加勤謹,每天日出后不久便離開中軍帳,至晚方歸--朝廷形勢危急,內外兩困,他一點都不敢怠慢,只盼這支部隊早日變成精兵,為太子殿下分憂解難。
董琦臉色驟然一變:“在哪?”
“都上馬,隨我出擊!”
……
三個年輕人正持刀護衛在車前,其中那個長得虎頭虎腦的年輕人冷冷回道:“再說一次,我們是京營臨清分營的軍士,馬車里是我京營的家眷,爾等立刻離開,否則一旦我營中將士殺出來,爾等一個也難逃!”
“人犯?”虎頭虎腦的年輕人冷笑:“那你可有緝捕文書?只要你能拿出來,我等立刻離開!”
虎頭虎腦不說話,只是目光堅毅的握緊了長刀,在身前擺出一個護衛的架勢。
其他騎士原本就長刀在手,準備攻擊了,聽到命令,立刻縱馬上前,呼喊著,揮刀向護衛在車前的三人砍去。
一時刀光劍影,在馬車前戰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