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請撫薊州
兒子所說的道理,崇禎帝并非不明白,也知道因為大明中前期的時候,濫發(fā)“大明寶鈔”,也就是官方版的銀票。朝廷不停的印刷大明寶鈔,但卻不兌現(xiàn),最終導致朝廷信譽大失,大明寶鈔變成擦屁股的張張廢紙,商人們再不愿意和朝廷打交道。加上大明的祖制就是打壓商人的地位,賤商輕商,因此在大明的災荒年中,很少出現(xiàn)商人的身影,偶爾出現(xiàn),也是奸商的模樣。
不過聽完太子一席話,他又動搖了。
是啊,比起銀子,朝廷的信譽更重要。
朱慈烺跪在地上不動。
國庫空虛,朝廷沒有銀子,偏偏內外戰(zhàn)事不斷的情況,滿清中后期也遇到了,但因為有胡雪巖等一大批紅頂商人,不予余力的支持,最終幫助滿清朝廷渡過了財政難關。而紅頂商人只所以敢全力支持,甚至是不計成本,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滿清朝廷不會失信于他們。雖然暫時欠他們銀子,但終究會還上的,而這其中巨大的利潤,是一般商業(yè)活動很難有的,所以清中后期的商人,都熱衷于和朝廷合作,胡雪巖也因此一舉成為富甲天下的商人,還得了三品頂戴。
如果大明也能有這樣的第二國庫,國事必不至于到現(xiàn)在。
而河南賑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朱慈烺小聲補充。
“原本兒臣只是想讓田守信在山西收一些糧食,送到河南去,不過張家口的事情爆發(fā)后,兒臣立刻想到,除了張家口,晉商在山西老家的地契和藏銀肯定也有不少,山西官吏說不定會有縱放,于是就派人快馬去通知他,令他盯緊張家口晉商的一些產(chǎn)業(yè)。算時間,他現(xiàn)在應該收到我的消息了。”朱慈烺小心回稟。
朱慈烺低頭不敢說話,他知道父皇在懷疑自己把田守信留在山西的用意。
“遵旨。”
“是。”
朱慈烺微微苦笑,看來父皇還是舍不得直接給京惠商行銀子,而是用了山西臟銀這么一個中轉,但山西臟銀不會有太多,后續(xù)的銀子,還是需要朝廷撥付。到時,肯定還需要一番口舌。
田守信深知河南災情的緊急,有他在,京惠商行一定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就收到買糧的銀子。
“父皇,兒臣還有一件要事稟報。”朱慈烺急忙躬身。
“父皇,中原的流賊雖然暫時平歇,但關外的建虜依然虎視眈眈,如果兒臣料得不錯,今冬建虜一定會入塞,算算日子,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薊州遼東地域廣闊,可供建虜突破的缺口更是多多,只靠各處總兵怕是難以抵御,所以兒臣想到薊州撫軍,總領薊州軍事,以備今冬的防御。”朱慈烺深鞠請命。
崇禎帝的臉色,猛地就沉了下來。
又有寧遠、永平、順天、保定、密云、天津六巡撫。寧遠、山海、中協(xié)、西協(xié)、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總兵。可謂是,星羅棋布,無地不防,為的就是要將建虜拒之于門外,保京畿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