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行跡敗露
除了黃的玉米,還有紅的紅薯。
感覺到了太子的饞,宋應星令人精選了一些紅薯,摘洗干凈了,下鍋煮。
今年五萬畝,來年要推到一百萬畝,后年要在北方地區全面推開。這是朱慈烺的雄心計劃。而計劃要想成功,非有朝廷和地方督撫的全力支持不可,宋應星稟報,說領右都御史、到保定屯田的袁繼咸離京前曾經專門到京營官田來探查,對玉米番薯的長勢贊嘆不已,想向京營借一些種子,明春在保定地區大量種植。
“明年春天,選最好的種子,給袁先生送去。再派一些人去指導。”朱慈烺道。
不止袁繼咸,京營這一大片綠油油,不同于小麥黍谷的農田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不說周邊的百姓,就是朝中的官員,也有不少人偷偷來看。有一次,宋應星甚至發現了宮里的公公。
很快,一股熟悉的開鍋香氣飄到了他鼻子里。
時空變幻,滄海桑田,什么都變了,唯有紅薯饞人的香氣一點都沒有變。
“殿下……”
太子捧著紅薯,細細品嘗,不住的點頭贊許。沒有農化肥,沒有農藥,原滋原味的紅薯更是綿甜。
朱慈烺一連吃了兩個紅薯,感覺意猶未盡,令唐亮將沒有吃完的紅薯包起來,晚上回去慢慢吃。
……
“聽說沒有,今天中午陛下在太極殿賜宴京營將官,六部尚書都參加了,聽說太子拿出了三樣從西夷傳過來的東西,叫什么玉米,番薯,馬鈴薯,都是大家沒有吃過的好東西,陛下吃后龍顏大悅,連連夸贊呢。”
“沒見過。”
旁人有人插話:“孤陋寡聞。十幾年前,工部徐光啟就曾經把玉米番薯獻給先帝。當時還編寫了歌曲了,只不過沒人種。”
“不清楚。”
“是啊,我舅子在城外,聽他說,那玉米長的比胳膊都粗呢。一粒一粒的,像是金子一樣。”
“你們知道什么呀?我剛剛得到的消息,這一次太子殿下不止是獻給了陛下,京師三品以上的官員也都收到了太子的禮品,一小袋的番薯和馬鈴薯,加上碾細了的玉米,具體如何制作食用,太子殿下還專門寫了說明書了呢。”
“京惠商行!”又一人湊了過來:“聽說是獨家代理,滿京師只有他們那里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