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派兵出京
傍晚,朱慈烺就在宮中,陪著崇禎帝、周后、和定王坤興他們共用了晚膳。
晚膳進行到最后,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在王承恩耳邊小聲說話,王承恩聽了皺眉,隨即擺擺手,示意他知道了,他會找機會稟報陛下的。
對于陳圓圓被崇禎帝喜歡,繼而被封為寧妃的事情,朱慈烺一點都不意外,陳圓圓這樣的絕世美女,任何一個男人都無法抗拒,歷史上,崇禎帝將陳圓圓逐出皇宮,不過是因為國事頹廢,李自成連連在河南攻城奪地,這一世,因為開封之戰的逆轉,李自成失去了席卷中原的能力,河南陜西得到控制,崇禎帝心情好了很多,將陳圓圓留在宮中,并封妃子,是很自然的事情。
儲秀宮的人來傳話,不用說,一定是陳圓圓有所要求。
看來,即便是危急之中,崇禎帝對陳圓圓的美色,也依然是不忘啊。
建虜入塞,軍情緊急,太子時間抓的緊,夜晚議事倒也是在情理之中,因此,接到命令的官員、勛貴和將官都沒有懷疑,急急趕到京營衙門,在正堂坐了,等候太子的駕臨。
除了京營將官,現場還有一個外將,那就是入衛京師的密云總兵唐通。
甲申之變前,唐通封定西伯,與吳三桂、左良玉、黃得功一起奉詔勤王,其他人都遠,只有唐通離得近,因此唐通是唯一一支趕到京師的兵馬,崇禎帝賜銀幣,慰問再三,命與監軍太監杜之秩守居庸關,唐通領軍出關戰李自成,但杜之秩卻開居庸關向李投降,唐通腹背受敵不得不降。
縱觀唐通一生,雖非是一個死戰的忠臣,但卻也不是奸佞,若非太監杜之秩投降,他和李自成說不得還會有一場大戰,“隨波逐流”形容他這一生,最為貼切。
現在,坐在京營衙門的正堂,唐通心中微微不安,京營是太子的京營,而令他到運河防守的,也是太子的命令,他沒有立刻遵循太子的命令,現在太子召集眾將議事,會不會對他“另眼相看”?
兵部尚書馮元飚和侍郎張鳳翔都是鎮定,不管內心是否等的焦急,但表面上一點都看不出來,善柳營主將張純厚,右柳營主將申世泰等人卻是流出好奇,他們跟太子這么長時間,都知道太子極為守時,從沒有拖延時間的先例,今天這是怎么了?
三個勛貴,英國公張世澤,撫寧侯朱國弼,恭順侯吳惟英也都是好奇。
龍紋便服烏紗帽,燈光下,臉色嚴肅無比,身后跟著唐亮,駙馬都尉鞏永固、武襄左衛宗俊泰和中軍官佟定方。再后面,是京營參謀司的幾位參謀。
太子在大案后站定,目光在堂中一掃。
“都坐吧。”朱慈烺擺手令官員眾將座下,先溫言關心兵部老尚書的身體,這其間,四個武襄左衛抬進了兩張大桌子,合在一起,然后又有人小心翼翼地抬進了京師防衛沙盤模型,放在了桌上。
果然,就像傳說的那樣,沙盤地盤立體而直觀,從京師城墻到山川河流,都標識的清清楚楚,讓人一目了然。
這四人都是第一次參加軍議,因此朱慈烺想知道他們的想法和看法。
“今日是軍議,不是詩文會,諸位有什么看法,必須說。”朱慈烺臉色嚴肅,意思是少拍馬屁,有事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