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遼南攻守
黃太吉眼中閃過感動,寧遠吳三桂沒有被留在關外,嚴格說起來,其實怪不得多爾袞,因為就時間推斷,他下令多爾袞羈絆吳三桂之時,吳三桂說不定已經啟程入關了,何況錦州和寧遠相距兩百里,想要時時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爾袞到達喀喇沁草原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如實稟報,說吳三桂可能已經入關,當時懷疑的是吳三桂提前帶兵入京勤王,現在才知道,原來吳三桂是登船渡海,攻擊遼東遼南海岸去了。
但多爾袞的請罪卻是真情實感,黃太吉能感覺到他的痛苦和懊悔之情,因此心中感動。
“謝皇上。”多爾袞再拜一下,然后才起身,臉上滿是懊悔和憂慮。
黃太吉喝口茶,喘息說道:“如果非要說有罪,其實是朕有罪啊。去年,明國重建了登州水師,所有的船只和水兵,都是從泉州水師鄭芝龍那里調派,水師提督是鄭芝龍的弟弟,游擊是鄭芝龍的兒子,范先生當時就認為明國野心勃勃,怕是要學袁可立,將登州當成橋頭堡,對我遼南沿海進行騷擾,因此建議朕加強金州和旅順的防務。”
“不過朕還是大意了,朕以為,登州和天津雖然有水師,但沒有強兵,就算他們想要渡海攻擊,也只能在海上,無法上岸,但直到今天,朕才明白,登州水師并沒有計劃使用登州本地的兵馬,天津也一樣,他們應該都是轉到秦皇島,拉著吳三桂他們登船了……”
說到此,眼中的憂慮更深,明太子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的謀略,如果再過一些年,哪還得了?更不用說以后登基坐皇帝了,所以黃太吉的心意更加的堅定----此次入塞,哪怕一粒糧食搶不到,也要想辦法做了明太子。
“皇上勿憂。”張存仁抱拳道:“明太子算計的雖然好,但我遼南的大清將士不會讓他得逞的。”
黃太吉說的肯定,顯然他是經過深思熟慮,仔細計算的,認為一萬三是明國能抽調的最大兵力。
為什么獨問多爾袞?不唯多爾袞聰慧,更因為遼南地區,乃是兩白旗的駐防地。鑲白旗的旗主多鐸和多爾袞是兄弟一心,以多爾袞為首,事關遼南兩白旗,黃太吉當然要問多爾袞的意見。
鑲黃旗:北部鐵嶺范河、懿路一帶。
鑲紅旗:西北部沈陽、蒲河一帶。
正藍旗:南部偏東的岫巖、鳳城一帶。
鑲白旗:遼陽以南的海城、鞍山一帶
此外,先后投降的孔有德尚可喜,被黃太吉分別安置在了廣寧和海州。在八旗精銳盡出的情況下,尚可喜的天助兵現在是守衛海州和蓋州一帶的主力。
身為正白旗旗主,多爾袞對遼南一帶的防務,最是了解了。
“如果各軍盡忠職守,各部協防有力,鄭親王救援及時,遼南局勢未必就會大壞。就登陸地來說,明軍直接攻擊旅順的可能性并不高,一來旅順海防堅固,二來,旅順通往各處交通不便,河流山川,極其難行,明軍希望的是閃擊戰,絕不希望給我大清太多的反應時間,以明太子的聰明,一定會避開旅順。”
多爾袞說的很有信心。
“熊岳驛防守較為薄弱,守軍不過千人,其中我正白旗勇士不到兩百,剩下是尚可喜的天助兵,如果吳三桂從兔島登陸,其后猛攻,熊岳驛怕是堅持不了多少時間,蓋州則不同,蓋州乃是遼南重鎮,城池堅固,雖然為了征明,臣弟從蓋州征調了不少的主力,但現在城中仍有兵馬兩千,其中八佰人是我正白旗的勇士,加上青壯,臨時可再在城中湊兩千,梅勒章京伊勒慎鎮守蓋州,已經有八年,對蓋州防務極為熟稔,縱使吳三桂不顧一切對蓋州發動猛攻,兒臣以為,伊勒慎堅守半個月甚至一到兩個月都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