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湖廣兵敗
但想不到啊,崇禎帝竟然拋開廷推名單,忽然要用一個一直以來默默無聞、只是一個七品,只去年在南京被打,鬧的沸沸揚揚的張縉彥!
蔣德璟獨木難支,無法阻止,最后,張縉彥還是被朝廷任命為了兵部右侍郎。
“張縉彥……”
這難道是宿命?
如果沒有童謠事件,朱慈烺是一定是上疏反對的,但因為有了童謠,他不得不收去鋒芒,更何況,崇禎帝的旨意已下,事實已成,這個時候再要反對,怕也是晚了。
這個事情,朱慈烺只能苦笑接受,同時心中也思索,吳甡去了山東,現在的兵部老尚書馮元飚又身體不好,隨時都可能去職,對兵部尚書后續的人選,需要早做打算---其他各部朱慈烺可以不管,但兵部事關兵事,他不敢輕忽大意。想來想來,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人選,還是覺得,等剿滅山東聞香教,調魯督吳甡回京,擔任兵部尚書最為合適,自己也最為放心……
張縉彥的忽然擢升,如果是一朵激烈的浪花,忽然翻起,但又很快落下,雖然蔣德璟等人反對,但圣旨以下,木已成舟,大家只能嘆息聽令。
從上到下,對張縉彥都是深深懷疑,但張縉彥卻不畏眾人目光,每日進宮,和崇禎帝密議,從遼東局勢到陜西匪患,說的頭頭是道,為崇禎帝獻言獻策,深得崇禎帝的歡喜和器重。
領兵部尚書,右都御史,總督湖廣軍務的侯恂,兵敗了!
于是他迅速突破,往安慶府而去,看樣子,似乎是想要走安慶,和革左五營匯合,繼而過長江,侵擾南京。
侯恂急令左良玉追趕,同時也計劃在安慶府懷寧一帶,聚殲張獻忠。
侯恂大吃一驚,為保軍糧,他可是在無為州派駐了重兵的,怎么可能被流賊輕易攻克?
侯恂捶胸頓足,但卻也無可奈何。
左良玉對侯恂一向言聽計從,但今日卻有不同意見,他說,連年戰亂,安慶府和池州府的府庫早已經空了,根本拿不出支持大軍的糧草。
兩日后,大軍在浮山一帶和張獻忠的大軍相遇,官軍想要速戰,但張獻忠卻憑借山頭死守,侯恂雖然拼力調糧,但十萬大軍,每日所耗眾多,臨近州府實在是接濟不上,沒辦法,侯恂只能分兵,一部分兵馬繼續和張獻忠對峙,一部分兵馬撤退,就在撤退之中,張獻忠忽然發動攻擊,各處流賊不顧死傷的猛沖,同時一小股流賊忽然出現在官軍背后,官軍大亂,自相踐踏。
浮山一戰,官軍浮尸遍野,傷亡慘重,左良玉麾下的十萬兵馬,最后成功撤退的,不過五萬人。
左部大敗,退回襄陽修整,而原本北上勤王的馬士英部,在接到朝廷的命令,得知建虜已經退去,不需要他們勤王之后,重新率兵返回,不過此時左良玉已經敗了,馬士英孤軍無力抗衡張獻忠,加上糧草短缺,因此只能緊守鳳陽府和廬州,等待朝廷救援。
一時,湖廣震動,江南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