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軍機會議
究其原因,乃是高斗樞善謀,總兵王光恩善戰,鄖陽雖然危如累卵,但卻得保全。
十七年一月,朝議設漢中巡撫,兼督川北軍務,便拔擢擢高斗樞位右副都御史,前往漢中,高斗樞將軍務交給副手、鄖陽知府徐啟元之后,便動身赴任了,不想還未到漢中,京師就陷落了。
清兵入關后,高斗樞隱居兩年回到家鄉。降清的奸賊謝三賓逮捕名節之士百余人,高斗樞也在其中,但他始終一言不發,后來被諸義士捐金救出。晚年的高斗樞閉門索居,門庭蕭然,生活貧困,于康熙九年病逝于家中。
這一世,因為李自成在開封潰敗,高斗樞在鄖陽受到的壓力較小,但他也成功守御了張獻忠的數次攻擊,令張獻忠不能從鄖陽通過。
高斗樞是昨日到京的,面圣之時,態度從容,對答如流,頗有名士風范,朱慈烺心中暗暗點頭,心說歷史誠不欺我也,凡能滄海橫流,顯出英雄本色之人,都絕對是有相當能力的。
劉永祚。字斗垣,陜西韓城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求學于名士解經傅門下。萬歷四十七年進士,任戶部主事。其時,魏忠賢專權,曾以利祿拉攏他,劉永祚不從,被罷官。崇禎帝嗣位,劉永祚官復原職,崇禎九年到十三年,一直為宣鎮巡撫。
其后,因為和楊嗣昌政見不合,劉永祚辭官歸里。建虜入關后,劉永祚在家鄉韓城豎起反清旗幟。順治七年,兵敗被俘。被解到西安后,大義凜然,罵賊不止,遂被殺害。
和高斗樞不同,劉永祚其貌不揚,干干瘦瘦,看起來有點邋遢,不過談吐卻也自在其份,尤其是談到宣府和蒙古,提到那一段金戈鐵馬的歲月,立刻就是眼睛大亮,精神煥發。
而在李邦華,陳奇瑜,高斗樞,劉永祚和堵胤錫五位軍機大臣之下,還有三位行走大臣。
方一藻在遼東巡撫的任上雖然沒有大的功績,但其久在遼東,從崇禎四年一直到十二年,八年的時間,歷經多多,現在其子方光琛在吳三桂帳下做幕僚,就現在諸臣來說,再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遼東了,因此朱慈烺用他。
……
楊爾銘在桐城知縣的任上,就顯出相當軍略,此次隨太子南下,又隨陳奇瑜帶兵入京,立下功勛,朱慈烺自然也是要用他的。
以后,兵部只負責操練、軍屯、軍器等基礎事務,如何戰,和誰戰?都將由
等于皇帝直接繞過了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直接指揮天下兵馬,各種策略,也不會再在朝堂上討論,而是軍機處密議,能知道其情的人,少之又少,大明朝廷沒有秘密,今日想要議和,明日就滿朝皆知的事情,再不會發生,因為入軍機處的第一條鐵律,就是絕對保密,但有一絲一毫,一字一句,流到外面,不管是軍機大臣還是輔臣,都是流放,甚至是殺頭的重罪。
除了四位軍機大臣和三位輔臣,殿中還有一人,那就是原商丘知縣,現任張家口分巡道梁以璋。
……
雖然這樣一來,宣府的繁華消逝了很多,張家口更是完全變成了一座兵城,但大明流向蒙古建虜的糧草鹽鐵,卻是硬生生地被剎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