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戰幕開啟
丁啟睿的任務是占領杞縣,然后以杞縣為核心,向兩邊伸展,挖掘一條寬三丈,深一丈的大壕溝,截斷闖營從東面逃竄的可能路線。挖掘的路程當然是越長越好,太子給他們定下的最低標準是四十里,涵蓋了從開封逃往杞縣的大部分路線。
宣派完丁啟睿的任務,吳甡將一份早就寫好的任務要點親手交給丁啟睿,并且叮囑:“小心保管,若有變,一定要焚毀。”
中路是楊文岳率領的虎大威、姜名武等保定兵,保定兵有一萬六千人,加上左良玉分出的五萬弱兵,一共七萬人的大軍,打太子“代天巡狩”的旗號,目標直指朱仙鎮。
作為穿越者,朱慈烺知道朱仙鎮對官軍“不祥”,本能的想要規避。但參謀司三大參謀,吳甡侯恂、丁啟睿楊文岳、左良玉等人都以為,要救開封,非先占朱仙鎮不可。也怪不得真實歷史上,朝廷援兵會直撲朱仙鎮,并且在朱仙鎮附近和流賊對峙,乃是因為朱仙鎮處在水路要沖的關鍵位置,不奪不行。
只有拿下朱仙鎮,官軍才能取得開封之戰的絕對主動權。
流賊大營在朱仙鎮西,官軍大營在朱仙鎮東,但因為兩軍的飲用水源,賈魯河,即傳說中楚漢相爭中的“鴻溝”,是從西往東流,最后在朱仙鎮里轉了一圈,又往南流去。也就是說,流賊在上游,官軍在下游。真實歷史上,雙方相互對峙之時,上游的流賊堆起大堤,截斷了賈魯河,導致下游的官軍飲水困難,不說普通的軍士,就是將官們也喝不上清水。左良玉認為無水不可戰,想要撤退,丁啟睿卻認為應該逆勢攻擊,雙方談不攏,左良玉也不多說,當天夜里卻悄悄撤退,天明時,丁啟睿楊文岳虎大威才發現左營已經撤走,大驚之下連忙也要撤退,但卻已經晚了。流賊圍住他們一頓亂奏,丁啟睿等人全軍覆沒,僅以身免,連崇禎帝賜予的尚方寶劍都扔到路上。
也因為如此,李自成才會在開封城下頓兵不去,即使在攻城戰中損失慘重,也沒有動搖過擊敗官軍的信念,究其原因,不止是因為他自認有了擊敗官軍的實力,更因為他心中有擊敗官軍的妙計。
有人說了,上游的上游還有上游啊,流賊不是還可以截斷嗎?
同理,李自成如果還想要執行“斷水”的策略,就必須在朱仙鎮更西面的地方建立大營,但那里距離開封太遙遠了,如果李自成真這么做了,那開封之圍自解,城里城外官軍匯合,軍心士氣都會大振,官軍也沒有必要在朱仙鎮西面設營了,大可以移到朱仙鎮,甚至是開封城中,使用井水,李自成的戰術等于是徹底失敗。
但事情最大的難點就是,朱仙鎮距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闖營一個急行軍,半天時間就可以到,騎兵甚至只需要兩個多小時。而歸德距離朱仙鎮卻有將近三百里,官軍如何才能在悄無聲息,不被闖營察覺的情況下,進到朱仙鎮西面呢?除了丁啟睿和虎大威的兩處疑兵,官軍能否成功的關鍵就是進軍的速度。
而作為掩護的丁啟睿和楊文岳則是立刻啟程,白天行軍,晚上宿營、大張旗鼓的向杞縣和朱仙鎮進軍,以吸引李自成的注意。
計劃能否成功,一在隱蔽,二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