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有意思
節度使府。
曾凌一直都是一個很自律的人,從少年時候開始,到現在已經自律了幾十年。
這種可怕的自律在方方面面,他對自己的嚴苛,就好像那些自律的行為指的不是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給自己紀律,而是可以解釋為自然規律。
只要沒有特別重要的事,在什么時辰看書,什么時辰練功,什么時辰撫琴,什么時辰下棋,都固定的一成不變。
這種自律一直持續到了他做官才算有了些中斷,可只要有時間他就會把這些補上。
做官之后的曾凌又多了一條自律,那就是必須每天都要思考三件事。
我該怎么樣,我的手下該怎么樣,我的上官該怎么樣。
其實他能來冀州做節度使,正是因為對人心揣摩到了極致,因為一句話,而讓大太監劉崇信把這個如此緊要的位置交給他。
當時大太監劉崇信正想著要在他老家修建行宮,那已經不算是莊園,規格比皇宮也不差,所以稱之為行宮才算合適。
誰給劉崇信督建行宮,誰就會賺的盆滿缽滿,所以冀州這邊,一瞬間就被許多人盯上了。
劉崇信的那些孝子賢孫一個個恨不得排隊跪在劉崇信面前求這差事,可是劉崇信一時之間真的犯了難。
按理說,當然選派一個他的親信做冀州節度使才最好,可是當時武親王還在朝廷里,他不敢太放肆。
這個時候,曾凌就想辦法讓劉崇信知道了一句話。
這句話是......曾凌這個人知深淺懂輕重。
劉崇信本來就知道曾凌,一個不刻意去巴結誰,但不管是哪位上官安排他做一些事,都會做的漂漂亮亮無懈可擊的人。
武親王當然也知道曾凌這個人,因為朝廷里當時恨不得人人都說我是劉崇信的門徒,以此為榮,唯獨曾凌哪邊都不靠。
滿朝文武之中,能讓劉崇信覺得可以也讓武親王覺得可以的人,只此一個。
曾凌到了冀州之后也表現的并不強勢,所以才會讓冀州府治連功名那些人覺得他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