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風陵渡
不想那漢子大手一揮,然后不等王老實同意,徑自拿起一個茶碗,捉住壺把,稍微一傾,就滿滿倒了一茶碗,隨即一仰脖子就灌到了嘴里。“咕咚咕咚……”漢人連續喝了三大碗,看的王老實都呆了,心說這人該不是剛從沙漠里回來的吧?
喝完冷茶,一抹嘴,漢子從懷中冒出三文銅錢,往桌上一拍,轉身就走了。
王老實連連作揖感謝,再直起身時才發現,不但后來的那位客人,一直照顧他生意的那位“上帝”不知道什么時候也已經離去了……
一名光頭漢子坐在岸邊的一塊石頭,捧著豬蹄大口朵頤,另一個馬臉漢子雖然也拿著豬蹄,但吃相卻非常文靜,一邊吃,一邊看著文士的背影,好像是在猜測文士的心思。
走在前面的就是在茶棚中等待了五日,已經漸漸煩躁的大斗笠。
文士轉過身來,原來他就是京營軍情司首任招募蕭漢俊。
李若鏈面色淡淡:“無妨。只是不知事情進行的怎樣了?”
兩人對話時,啃豬蹄的光頭和馬臉,加上為李若鏈引路的那名漢子,三人在岸邊形成了一個二十米的警戒圈,將蕭漢俊和李若鏈包在中間,以保證兩人的談話不會被任何人所聽見。
李若鏈皺起眉頭:“蕭照磨,你沒有寫成文字嗎?”
李若鏈盤腿坐下,從包袱里取出筆墨,用腿作桌,刷刷寫了起來,他沒有蕭漢俊過目不忘的本事,情報又是一個極其細致的活,一個字都差不得,因此他要將蕭漢俊所說的情報,一字一字地仔細記錄。
隨著蕭漢俊的講述,李若鏈面色不變,但心中卻是吃驚,對蕭漢俊的本領越發佩服。
和以往不同,這一次闖賊在攻陷了中原的州縣之后,不是一走了之,而是開始設置官員,管理政務了,其中為闖賊管理鄭州周邊的“偽知府”王瑀,就是比較有名的一個人物。照蕭漢俊所說,王瑀當初投降闖賊乃是迫不得己,現在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原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歷史上,直到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攻破西安后,才有一些大明士子愿意投靠,在這之前,所有被李自成任命的官員,都是三心二意,少有真心實意的為李自成效忠的。
而王瑀貢獻的第一個情報就是,闖賊軍中存糧并不充沛,五十萬大軍人吃馬嚼,只有兩個月的存糧,雖然現在是夏糧收獲之時,闖賊可以派兵到周邊州縣擄掠,但中原凋敝,田地荒蕪,很多地方十室九空,闖賊收糧并不容易,只要朝廷沉住氣,開封能堅守三個月,闖賊就會不戰自退。
“太子殿下已經到滄州,估計很快就會揮軍中原,因此中原情報至關重要,我走之后,中原情報收集就交給你了,照我說的方法去接頭,他們就會相信你……”蕭漢俊淡淡笑。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黃河奔涌的聲音,好像變得安靜了許多。
蕭漢俊看向黃河的對面:“陜西!”
“我去陜西有更重要的事要處理。”蕭漢俊雙手負手,表情從容:“再者,短時間之內能做的事情,我都已經做了,多留也無益。我走之后,你要盯緊這兩處情報站,尤其是滎陽的小白馬寺,王瑀雖然不帶兵,但對流賊的錢糧情況知根知底,通過他,我們對流賊動向有提前預判的可能。這一處的情報,一點都不能耽擱,只要有傳來,要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太子殿下手中。”
“還有兩件事。”最后,蕭漢俊補充道:“佛光寺今天剛傳來的情報,獻賊派來的秘密使者,昨天晚上已經進了羅汝才的大營,去年獻賊被左良玉殺的大敗,到河南投靠李自成,結果李自成想要黑吃黑,幸虧羅汝才從中調和,才使兩人沒有翻臉。獻賊從河南離開時,羅汝才送了他五百騎,正是靠著這五百騎,獻賊最近才又得意了起來。此番他派使者來,我猜一是感謝羅汝才,二來恐怕是想要拉攏羅汝才,如果羅汝才能率軍離開中原,去湖廣跟獻賊混,那闖賊的聲勢怕是要受很大影響。所以闖賊一定會阻止,這些流賊中間的勾心斗角,一定要詳細稟告太子殿下,我猜殿下一定會有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