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朱仙鎮之戰(8)
雄赳赳、氣昂昂的走了。
很快大軍就開拔,朱慈烺率領主力繼續向朱仙鎮進發,馬進忠帶領楊軒部,渡過小沙河,向中牟縣而去。
剛上了馬車,朱慈烺就連續收到了兩個不太好的消息。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李自成得到了官軍向杞縣、朱仙鎮進軍的消息,為了收攏兵馬,而將通許縣里的部隊調了回去,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意味著開封之戰
第二,軍情司在流賊內部發展的一條重要暗線,偽“鄭州知府”王瑀的身份暴露了。昨天下午,一支流賊隊伍忽然包圍了鄭州郊區的小白馬寺,將正在寺中的王瑀抓獲,經過拷問,王瑀的管家和寺中的兩個僧人承認了向官軍通風報信的事實。
蕭漢俊臉色凝重的匯報。
朱慈烺心里咯噔一下,李若鏈可是在明史里唯一寫出姓名的錦衣衛忠臣,這一次該不會是折在鄭州了吧?
“臣明白。”
“臣尚在整理調查,不過應該和流賊在鄭州設置的一個名叫王泗的推官有關。據說王泗是李巖的好友,能擔任鄭州推官也是李巖的推薦,日常在鄭州抓捕官軍細作的工作,也都是直接向李巖匯報。”蕭漢俊答。
蕭漢俊搖頭。
“是。”
大軍前行。
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最大的不同,就是信息的流通速度,如果是現在,只一個電報,或者是衛星掃描圖,他就可以知道戰事的進展,知道敵人和友軍都行進到了哪里,但古代不行,信息的流通速度和距離的長短成正比,一百五十里之內的消息,他可以在一天之內知道,超過一百五十里,他就只能等第二天了,如果信使在路上出了意外,他甚至可能第三第四天才能知道。
優秀的統帥不會等到情報到手,才做出決斷,因為那時戰場情勢可能已經發生了改變,照舊情報做出的判斷,可能已經趕不上新的戰場形勢了。
朱慈烺不敢自稱優秀的統帥,他唯一的優勢就是知道歷史的大致走向,知道李自成在朱仙鎮可能的布置,知道某些歷史人物的性情,而經過吳甡,侯恂,左良玉,加上參謀司的幾位參謀的推敲預判,制定出了一個最符合戰場形態,最能取得勝利的計劃。而現在,他正按照計劃堅定不移的執行。
所以,雖然緊張,但對于即將到來的朱仙鎮之戰,朱慈烺還是充滿了無比的信心。他手握崇禎帝賜給他的御劍,憑軾而立,迎著夜風,望著前行的大軍,心潮澎湃,總是千古之感。那暗夜里的火把,如星星之火,從身前一直燃燒到天邊……
深夜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