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剿匪局面
“老尚書不要自謙了,如今張獻忠正在南直隸湖廣之間肆虐,鳳陽總督高斗光剿匪無功,空耗錢糧,朝廷已經決意撤換,起用馬士英,現在這個擔子就要落在你和他兩人的肩膀上了。”朱慈烺盯著侯恂:“望老尚書不負眾望,督率左良玉,早日剿滅張獻忠!”
真實歷史上,到八月份時,張獻忠已經攻下了南直隸大城廬州(今合肥),并且在六安山擊敗了黃得功、劉良佐,又克廬江縣,奪得雙檣大船三百艘,募集水手,在巢湖中訓練水師,揚言要攻擊南京。江南大震,人心不安,明廷將剿匪不力的鳳陽總督高斗光、安廬巡撫鄭二陽革職逮問,以馬士英、黃配玄分別接任。又令黃得功、劉良佐戴罪立功。
原因很簡單,朱慈烺撫軍京營,有發送公文的權力后,立刻就函文鳳陽總督高斗光、安廬巡撫鄭二陽,說得到了密報,張獻忠即將攻擊廬州,令二人注意廬州的防守。
張獻忠只所以能在崇禎十五年拿下廬州,乃是因為使用了詭計,先是分批次的派了大量兵丁扮作小商販混入廬州內,又恰值南京學政到廬州視察,于是他們半路截殺了學政,假扮成學政及其隨從,幾百人大搖大擺的在白天就進入了廬州城,而后一聲令下,拿出短刃,四處砍殺,先行進城的流賊也舉刀策應,很快就奪下了城門。埋伏在城外的流賊大軍順勢進攻,守軍猝不及防,很快就潰散,張獻忠輕松就占領了鐵廬州,并殺了死硬不降的廬州知府鄭履祥和明兵備道蔡如蘅。
但這一世,他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了,朱慈烺不但行文鳳陽總督高斗光、安廬巡撫鄭二陽,還給廬州知府鄭履祥、兵備道蔡如蘅也都去了密函,要他們加強廬州的防御,凡是生面孔進城,一律嚴格盤查,分別看守,絕不允許放流賊暗探進城。
雖然將信將疑,但太子的方紅大印在前,從鳳陽總督高斗光到明兵備道蔡如蘅都不敢大意,都一一照辦。
廬州文武都是佩服,太子在千里之外,居然也能分毫不差的料到廬州的軍情。
因為沒有奪到廬州,張獻忠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官軍又向他占領的舒城合圍,張獻忠只能放棄舒城,在南直隸一代打游擊,期間和革左五營相互配合,和官軍打了兩場,互有勝負。
雖然廬州沒有被攻陷,張獻忠的實力沒有擴張,但朱慈烺對鳳陽總督高斗光的能力還是秉持懷疑的態度,于是暗示兵部尚書陳新甲,令陳新甲擇機換之。高斗光剿匪不利,罪責很容易找,很快就被朝廷奪職,朝議之后,由賦閑在家的馬士英接任。
這些都成了馬士英后來擁立新君、擔任首輔的資本。
朱慈烺的橫叉一杠,南直隸湖廣一代的局勢,比歷史上穩定很多,黃得功劉良佐部一直在追擊圍剿張獻忠和革左五營,雖然沒有剿滅,但卻也令這兩股流賊無法茁壯發展。
“老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待侯恂重新坐下,朱慈烺問:“侯督師以為,左良玉能力如何?”
朱慈烺淡淡道:“然左良玉卻有些桀驁,軍紀不彰,常常騷擾百姓。”
朱慈烺微微點頭,又問:“對于當年楊閣部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想要將張獻忠等人包圍、殲滅在鄂、川、陜三省交界地區。督師怎么看?”
朱慈烺不動聲色:“督師以為當如何破?”
關于湖廣局勢和如何剿滅張獻忠,參謀司舉行過數次的大討論,侯恂有幸都參加了,雖不知道他原先的想法是怎樣的,但參謀司“以靜制動,久圍困死”的策略,他顯然是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