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征明大將軍
黃太吉微笑點頭,待眾人坐下,他目光環視全場:“十四弟有勇有謀,用兵嫻熟,乃是我大清第一統帥,本來是征明大將軍的第一人選,奈何十四弟和朕一樣,都在松山染了疾病,率軍征戰乃是殫精竭力之事,容不得一絲的馬虎,身體不好是支撐不起來的,所以只能請十四弟安心靜養了……”
“肅親王豪格忠勇可嘉,原也可以為征明大將軍,然先皇有遺訓,征明之事我等兄弟要輪番而為,我等兄弟尚在,征明大將軍的帽子,暫時還不能戴到你豪格的頭上。”黃太吉聲音淡淡。
黃太吉笑瞇瞇地繼續道:“征明之事非同小可,朕想來想去,考慮了很久,覺得還是交給老十五最為妥當。十五弟,朕意令你為征明大將軍,你意如何?”說著,目光就看向了多鐸。
大清雖然在松錦之戰取得了勝利,但卻是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人困馬乏,黃太吉在松山大流鼻血,多爾袞也染了小疾(多爾袞后來早逝也與此有關),所以最開始黃太吉才想要用老七阿巴泰為征明大將軍,總管兵馬。
為謹慎起見,肯定是不能用阿巴泰當主帥了。大清這些親王貝勒中,阿巴泰的謀略和勇猛,只能算是二流。代善老了,濟爾哈朗稍遜一籌,多爾袞三兄弟才是其中翹楚,以前還有一個岳托勉強能抵上多鐸阿濟格的水平,但在岳托病死之后,多爾袞和多鐸已經是征明大將軍的唯二人選了。
也因此,黃太吉才會更加警惕,對征明大將軍的人選,也就更加慎重了。
所以絕不能用多爾袞。
兩人之中,阿濟格年紀雖大,但統帥之能卻在多鐸之下,因此從一開始,黃太吉就認定了多鐸。
當然了,這并不是黃太吉一人,而是他和張存仁祖可法范文程三人共同討論之后的結果。
“臣弟領命!”多鐸看了一眼多爾袞,見多爾袞沒有反對,也知道自己領軍為征明大將軍,遠勝過讓豪格領軍,一旦豪格大勝,聲望躥起,他們兄弟想要出頭的希望就會大大減少,因此征明大將軍這個位置絕對不能讓,必須握在自家兄弟的手中,因此他當仁不讓,立刻就應允了。
黃太吉立刻宣下口諭,多鐸單膝跪地,領了這個征明大將軍的職務。
眾人原本以為,多鐸為主帥,其兄阿濟格會為副帥,不想黃太吉最后卻定了老七阿巴泰,黃太吉年初之時就已經答應他為征明大將軍,現在改了命令,怎么得也給他一個副手的不成?阿巴泰今年已經五十三歲,卻還只是一個貝勒,再不給他一個獨領一軍的機會,怕是一輩子也當不上郡王了。
多鐸為征明大將軍,領大軍主力,阿巴泰為副帥,領偏師,和多鐸分進合擊。至于具體行軍和攻擊路線,就由多鐸和阿巴泰兩人去商議,黃太吉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打勝仗,擄漢人,疲憊明國。
也就是說,此次入塞征明,一共有四路人馬,多鐸主力,阿巴泰偏師,阿濟格牽制寧遠,哈刺慎和喀而喀騷擾宣大,四路兵馬齊出,大兵將近二十萬,對于勝利,黃太吉還是比較樂觀的。
和剛才有所顧忌不同,對這一個話題,眾人完全放開,毫無忌憚的談論。
從代善到多鐸都是這么想的,連多謀冷靜的多爾袞也不覺得明太子能給大清帶來太多的麻煩。
“明太子只所以能取得開封之勝,并不是明太子本人厲害,不過是他的身份厲害,逼得明軍各部不敢不聽從他的命令罷了。真要兩軍對陣,他豈是我大清鐵騎的對手?”豪格說的很豪氣,但隱隱卻另有所指,意思是:但使我成了大清的太子,三軍聽我號令,我比明太子的成就會更大。
黃太吉當然也聽出來了,不過卻假裝不知,目光望向多鐸:“從開封和張家口之事看來,明太子殺伐果斷,不拘一格,有少年英才之氣。十五弟。你切不可小看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