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左懋第的困境
崇禎帝心頭涌上兩個字。
對太子在天津的處置,崇禎帝是贊同的,但贊同之外,也有一絲絲的不快---不經過朕和朝廷,就徑自處置,春哥兒這毛病怎么也改不掉!
站在崇禎帝身后的王承恩急忙下跪。
很快,周延儒來到。
現在原毓宗出事了,周延儒很擔心原毓宗會將字畫的事情捅出來,尤其是當著太子殿下的面,一旦事情敗露,他這個首輔肯定就坐不下去了,因此他立刻派了自己的一個心腹,刑部郎中到天津,一來遵照崇禎帝的命令,將原毓宗三人押回京師審問,二來也是警告原毓宗,令他不要胡說,不胡說最多不過罷官流放,若是胡說,牢底坐穿,必死無疑。
如果是,他就需要小心回答了。
周延儒天生就善于察言觀色,對崇禎帝的心思最是了解,他立刻意識到,崇禎帝忽然問起滄州,一定是滄州有變,而有變的原因,只能是因為太子--朝堂上下都是他的控制下呢,不經過他,不可能有關于滄州的奏疏送到御前。
左懋第到任長蘆鹽場滄州分司的主事之后,改舊制,頒新政,雷厲風行,但鹽商和鹽戶并不買賬,相反,眾人對新政非常抵制,商人和鹽戶連日到鹽運使衙門前請愿,鹽務癱瘓,新政難以推行,滄州官員也對左懋第非常不滿,到現在,對左懋第的彈劾,已經有十幾封了。
“這么說,內閣還要再等了?”崇禎帝冷冷道:“但朕的兒子等不及,你們不當惡人,朕的兒子要替你們當了!”說著,將太子的奏疏從御案上甩了下來……
滄州。
年初朝議,為了籌集京營的糧餉,太子將原本屬于戶部的兩處鹽場,一個河東,一個長蘆,都要到了手中,并且成功的左右了兩處鹽場幾個新官員的任命,其中最被太子寄予厚望的,就是長蘆鹽場,滄州分司的主事左懋第。
滄州。
持著棍棒的衙役站在臺階上,維持秩序,臺階下,一大群的百姓亂哄哄,有人振臂高喊:“冤枉的,放人!”“左懋第,狗官!”每喊一聲,就有人跟著應和,并掀起一陣的叫好之聲。
但卻沒有人聽他的。
聲音飄過圍墻,送到了衙門里。
新任長蘆鹽場滄州分司主事左懋第頭戴烏紗,一身藍色官服,正坐在案后,冷冷地望著跪在下面的五個人。
除了三個官,還有兩個鹽商,都是滄州本地有名有號的有錢人。
“本官最后再問你們一次,為什么同樣一張鹽引,別人兌換不了,陳王二商拿了到鹽場,就可以直接提鹽?你們三人收了多少好處,如實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