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錦州多爾袞
瘦高將領轉頭向堂門口,也就是聲音來源處怒視而去,心說沒有允許,誰敢亂闖睿親王的后堂,是不想活了嗎?不過當見到沖進殿堂的是一名身材高大,風塵仆仆,穿著鑲黃旗鎧甲的建虜將領時,他眼中的怒意立刻就消失了---大清八旗,兩黃旗由皇帝親領,皇帝的貼身近衛也都是來自兩黃旗,而現在沖進來的身穿鑲黃旗鎧甲,正是大清皇上的近侍,不問用,他一定是來傳遞大清皇帝的最新旨意或者是緊急軍情的,銜有圣命,自然可以隨意闖入。
多爾袞轉頭看他:“你怎么來了?”
伊成格恭恭敬敬地回答:“奴才奉皇上的旨意,向睿親王稟報,皇上已經決意親自領兵征明,各隊兵馬都已經從沈陽出發,十日后,就可以到喀喇沁草原。其中,豫貝勒統領鑲白旗為先鋒……”
隨即又一喜,豫郡王重新被起用了,太好了!
現在,聽聞多鐸被起用,重新領兵,身為多爾袞心腹親信的瘦高將領從心底里為主子感到高興。
去年入塞失敗,作為主帥的多鐸不但被削去了郡王爵,降為貝勒,而且還被罰去了八個牛錄,補償給入塞受損的正紅旗和鑲藍旗。
多爾袞心中當然也是這么認為的,不過比起阿濟格和多鐸,他更沉穩,也更遠謀,不管心中怎么想,他口中從未吐出過對黃太吉的任何惡言,在多鐸被貶之時,阿濟格站起為多鐸鳴不平,其后又屢屢為多鐸求情,請求黃太吉放出多鐸,令多鐸到陣前立功,但他卻從始至終都保持沉默,一個字也沒有為多鐸說過。
聽說,黃太吉私下里贊他識大體。
在這之前,由多爾袞領兵,而不是黃太吉親征明國,是建虜眾臣工們心照不宣的想法,原因很簡單,所有人都知道,黃太吉身體不好,且過于肥胖,騎馬不便,去年松錦之戰的危機關頭,黃太吉從沈陽帶兵馳援,日夜趕路,途中連流鼻血,差點暈倒,從那以后,身體就每況愈下,實在不宜再領兵出征了。
所以大家都認為,多爾袞征明,皇上坐鎮沈陽,以為后援,是最佳選擇。
“明太子乃是大清的勁敵,非朕親自出馬不能降服。”
這是黃太吉在崇政殿上的兩大理由。
在黃太吉的激勵下,老邁的代善也提出要隨軍出征,以為去年戰死在潮白河邊的正紅旗勇士報仇。
對黃太吉親自統兵的決定,多爾袞微微有點失望,不過卻也不意外,他早就已經看出“八哥皇帝”對明太子的忌憚和明國可能會恢復元氣的憂心忡忡,如此之下,帶兵親征,討伐明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感謝“不愛會怎樣”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