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通州防衛
楊軒猶豫了一下,回道:“是不太寬裕,不過眼下各處兵力都是緊張,臣不敢再向朝廷要援兵,臣有信心堅守通惠河!”
不但通惠河,整個運河防線都是如此。
“殿下,天色馬上就要黑了,還是盡早返回京師吧。”駙馬都尉鞏永固攔在馬前,一臉擔心。
鞏永固勸不住,只能嘆息跟上。
傍晚,朱慈烺來到通州。遠遠就看見通州城門緊閉,門前不見一人,城頭的火把已經亮了起來。
歷史上,建虜六次入塞,其中崇禎二年和十一年都經過通州,但兩次都沒有攻擊通州,一來,大明朝廷對通州重視無比,每次都是重兵防守,二來,建虜不攻堅,兩次都只是搶掠通州城外,然后快速而過。
因此,通州絕不能有失,朱慈烺必須親自來查看。
堵胤錫,一代名臣,前世讀史時,朱慈烺就對他印象深刻,不唯他的名字特殊,堵姓少見,更因為他的才能和大局觀,甲申之變時,堵胤錫還只是長沙知府,遠在江南,難以出力,事變之后,堵胤錫立刻在長沙組織義軍,而他最大的功績就是頂著內外巨大的壓力,不懼危險,孤身一人,親到順營,說服了闖營李過,將大順軍的二十萬余部收到了南明朝廷的麾下,為南明朝廷的延續,起到了關健作用,南明后期,原本的官軍完全不堪用,都是順軍和西軍在支撐,而這,都是堵胤錫的功勞,若沒有堵胤錫,憑著何騰蛟等人對農民軍的歧視,南明怕是延續不了那么久。
大方向上堵胤錫看的清楚,而在實際的戰術中,堵胤錫也有相當的眼力,為人更是心胸寬廣,有容人之量,正是他的統領之下,明軍才能在湖廣支撐,和清軍形成僵持。
堵胤錫這樣的大才,曾經是南明可能復起的短暫光輝,但卻為南明朝臣自己所湮滅。
\\